上個月底,適逢各級學校的畢業典禮,我有感地寫了「六月,一個趕場的小旺季…」這麼一篇短文。更早些,還有這麼一篇「主客易位」。[@more@]
這兩篇文章裡主要是描述每年的畢業典禮,主角—-應屆畢業生—-往往在進到會場,必須枯等地方政治人物陸續到來「上座」後,典禮才能正式開始的有趣現象。
在此,我想提出另一個畢業典禮的實際版本,來顛覆一下傳統政治人物台上排排坐的情形。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上座」對於畢業典禮的根本意義是什麼。就我們熟悉的教育情境來說,誰最有資格坐上座呢?這答案是不言自明的,當然是老師!但全國唯一能夠在畢業典禮讓老師上座的學校,大概只有國立高雄餐飲學院這麼做。這所學校標榜學子入學學藝前必須向師傅跪拜行禮,遵循所謂的古禮來拜師;畢業時亦然,弟子向師傅跪拜,感激他的辛苦教導,讓他得以學成技藝。
我所提出的實際版本很簡單,這不是什麼理想,而是做不做的問題:畢業典禮的上座,如果是小學校,可以是任教過畢業班的老師們;大學校的話,導師一定要上座,如果空間不夠,科任老師可以代表的方式入上座。
至於那些政治人物,我們當然不能要他們席地而坐,畢竟人家是來祝福的客人,而是請他們坐在畢業生後面的來賓座。
政治人物既然來參加並想給予畢業生最好的祝福,就不應該頒完獎、冗長的致詞後就拍拍屁股閃人趕場。應該要當著所有學子面前重新建立做為政治人物的形象來,乖乖的坐在位置上,同家長與其他來賓觀禮鼓掌。如果你覺得坐在會場上完整的觀禮有困難的話,那就不要勉強自己參加,也不要派什麼助理代表,說真的,沒有人會在意的!而如果你覺得坐在台下是一種侮辱的話,那麼我要勸你別把自己的身份看得如此自大—-如果你還想繼續為民服務,像稻穗般的謙卑,是全台政客最欠缺的修養,也是一門必須反覆重修的學分。
至於學校的校長,安排老師上座是應該的!放眼世界各國有名的學府,上座的通通都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學者、各學院的院長,這是屬於一個非常單純的老師對學生滿滿祝福的場合,不必把它想得那麼複雜。越是想當校長的教育工作者,就應該對學校儀式的教育本質有著徹底的瞭解,而不是以「趙玉柱式」的和稀泥方式來面對如此重要的場合。
至於辛苦的老師們,在上座以最慈祥的笑容看著一個個我們曾經帶過的學生,給予滿心的祝福,師生之間的情感流露,在這個儀式的會場裡,一切盡在不言中。
當台大醫學院/醫院有老師開始反省為什麼他們會教出個趙建銘來時,我們也得想想自己對於教育失去了什麼樣的堅持。
在畢業典禮讓老師上座,不過是個改變的開始。有多少學校和校長會以行動改變,大家都在等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