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3日,母親節的前一天…

大家一定要記得這一天。

[@more@]

台灣的國中真的需要那麼多的資優班嗎?

以我們至今仍強調填鴨、背誦、記憶的整體教育環境而言,我們的資優生的確很資優,而且是相當變態的資優—–就訓練他們成為無需過多思考、見題目即能作答的考試機器來看的話。我知道有很多的基層教師努力、賣命地在改善孩子們的學習環境,但仍有不少的老師、行政官僚、靠「教育」維生的一群人,竭盡所能的將處在教改窘境下的孩子在羽化成蝶的那一剎那,硬將他們塞回已容不下他們身軀的蛹中。

我不知道我國是否僅有中部那些縣市的人民,對於考試、資優班與升學是如此的熱衷,以致於狂熱到官僚也跟著墮落。我也不清楚位處「中央」的教育部官員是否真的是無法可管,還是懶得管,以致於他們只能在「資優班聯合招生」考試結束後,與那些無恥的政客一樣,以警告、恫嚇的言語,對那些莫可奈何的地方教育行政官員做一些根本沒有力量的喊話。

我覺得更令我不解與納悶的是:在中部四縣市於母親節的前一天所進行的國中資優班聯合考試,「那兒的」的國中小基層教師竟然一點聲音都沒有…靜得要我們「記得在考試那天,跟陪考的媽媽們說聲母親節快樂哦!」

資優是什麼?我只知道在台灣,所謂的多元智能不是學術研究的課題,而是補習班、教師甄試…可以被商業化、販賣的教育術語商品。我也不確定在台灣搞了那麼幾年的多元智能教育,到底培養出什麼資優生來—-就H. Garener在1983年出版的Multiple Intelleigences一書來看的話—-好像,廿多年來,我們的資優生,似乎是非得靠變態的教育方式才能在畸形的教育體系下生出變種的成蝶來。而那樣的蝶,是我們真正想要看到的嗎?

但我很確信自己在看到兩萬學生在母親節的前一天,還得讓媽媽到考場陪考、操心,內心的感受只有一個字:

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