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學校不會被人懷念,因為那裡找不到教育的內容,也就是找不到踏實的成長經驗。」—-宋文里。[@more@]
常常聽到有人說什麼懷念母校一類的話,但到底懷念的是什麼,大多數的人又說不上來(很多都是一些學生時代的糗事、笑話、惡作劇或者某些老師奇怪的舉止言行,這些說實在的,沒什麼好懷念的!)這不是說母校不好,而有可能是教育內容的貧乏或不足,「無感」的結果就是自己不知道在懷念些什麼。
現在的校園大多很快樂,也很強調快樂。但快樂跟踏實的連結,不是直接畫個等號那樣簡單。過去的校園,學生不易感受到踏實,大概是被假/偽權威給一腳踩死的關係,另個原因我想是學校裡的忌諱太多,諱言、讒言充斥,很難聽到真話,虛偽怎能讓學生建構踏實的成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