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公告、線上考評與數位垃圾

頗懷念沒有電子公告、沒有線上評鑑的年代。

[@more@]在那個年代,即便在小校兼任有加給的行政職,至少還有氣力投入在班級的教學經營。紙本公文數量再怎麼多,也不會比現在誇張。什麼電子公告形同公文,更多是廢文,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週末假日還不得閒,沒事上頭還慌慌張張的要你立即「線上」填報,也不管人家所處地區有沒有遇到停電斷線的情形,形式上的回報真要處理還不是得等到上班日再來?

每年各式各樣的線上考評不過是製造數以噸計的資訊垃圾,只是我們會聽到「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諸如此類的說詞—-就好比在沙灘上步行,足跡是有,但浪潮又將足跡抹去,來年同樣的路徑又得重走一遍。可是這種不像運動的運動除了傷害視力與手腕,看不出對行政人員實質健康有什麼幫助!

線上考評隨隨便便提出一堆意見,要學校短期內立即改進,也不到學校看看並花些時間好好做些具體的指導,瞭解困難之所在。反正改善不了是你家的事,無能或失職的標籤就往你身上貼—-不想被貼就把資料做得漂漂亮亮,煞有其事的模樣現場從業者卻是訕笑與無奈不已。鍵盤上的敲敲打打與滑鼠的複製與貼上只會加速消磨教師的熱情,空洞的口號與喊話聽來不過是格外刺耳。

簡單說:數位化的方便已經造成嚴重的隨便。就好比享受24小時的便利商店是建立在爆肝上大夜班的年輕人身上,但我們只會顧及自己的方便,別人的囝仔如何,反正死不了。

閒言冷語會說:你講這些有什麼路用,反正也還是要做,畢竟這是不得不的趨勢。

講這話完全不懂什麼叫做趨勢,趨勢不是人們創造出來的嗎?趨勢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所做的努力與改進嗎?

如果創造出來的是這種隨便且傷害教育工作者熱情的趨勢,那還叫做趨勢嗎?

倘若這種造成不少現場老師負面工作情緒的趨勢是趨勢的話,那只能說:我們的確活在一個對無能感到樂此不疲且不斷製造很像教育卻又有點反教育、甚至是非教育的數位垃圾自虐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