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學校的老照片,又發現一驚奇![@more@]
這是1992年10月23日,因校舍拆除新建整理時從辦公雜物堆中整理出來的「寶」。有點可惜的是,這件寶被當廢棄物給處理掉了。學校這台鋼板複印機,應是日本原裝進口,HORII MYRIAGRAPH,崛井謄寫版,後頭的NO.4,不知是不是型號?
1990年8月,任教的第一年,學校還沒影印機。評量時,學校也沒要求老師用蠟紙「刻鋼板」,手寫出卷即可。主任在收完老師們出好的考卷,經校長檢查確認沒有錯字後,即送鎮內的影印店印卷。我想,四、五十歲的老師,應還有印象。聽說以前用這玩意印考卷時,紙張的數量都做了相當嚴格的控管,多印或印錯的試卷,一律銷毀,務必做到「剛剛好」。在油印時,主任還會在一旁監看,印畢,蠟紙一樣要立刻處理掉。挺慎重的!
不過刻鋼板的經驗還是有的。在馬祖東引服役時,擔任參一文書兵,刻了一堆鋼板。幾個文書兵和下士還相互比賽,看誰刻好的蠟紙可以在謄寫版上「滾」出最多張的複印,而這是有技巧的:油墨量、擺設的位置是否正確、力道的控制…在在影響了油印的數量。厲害的,滾個100多張都不是問題;新手的話,大概3、40張,蠟紙差不多快進入支解狀態。我的功力,差不多是8、90張,印到最後,字都有些模糊,勉強能辨識出就是。
(在網路上看到這張他人分享的照片,倍感親切,時間約是我退伍前一個多月,轉貼引自:http://img59.imageshack.us/img59/9031/001001l.jpg)
一般字寫錯了,別擔心,有立可白/修正液(Pentel至今還在賣),味道刺鼻沒關係,現在學生多用修正帶。刻蠟紙也一樣,有蠟紙修正液,不怕刻錯字,而在使用時,倒是有點像在塗指甲油。現在的文具行可能還有在賣這種修正液,老闆可能要翻箱倒櫃才找得到,搞不好還會驚訝地問:「你會(或還在)刻蠟紙哦?」
很早期的學生考試作弊,就叫做刻鋼板,用筆或小刀用力的將書本一些可能會考的題目答案刻在桌上。很可惜坊間沒人出版學生考試作弊史一類的專書,讓我們瞭解台灣學生作弊方法與手段如何演進,而監考的老師又是如何一一破解。早年最轟動的莫過於大學聯考的電子舞弊,每逢大考,警察還會開著電子偵防車在考場繞來繞去,偵測異常的訊號。
現今3C產品充斥,手機取代一切,考生LINE過來、LINE過去的,作弊的工具變得更先進,但騙取分數的本質依舊,跟當年刻鋼板沒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