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脫光光」評量事件近日鬧得沸沸洋洋![@more@]
這件事,大人們的爭論很多,小孩子大概看得是一頭霧水,不能改變的事實是:雞拿來招待客人,還是得脫光光(因為不管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家長議員縣長、校長主任老師,我們是不吃雞毛的),而且全身不會坐在一起—-除非是吃一整隻的烤雞。
我在報上看到當事學校的教評會在追究責任這事所陳述的理由是這樣的:
「雞招待客人」這篇文章若當成課外讀物並沒有問題,但當成月考題目會有觀感問題,老師引用這篇文章在程序上沒問題,但因文章不好,導致出題有疏失。
這說法,挺令人納悶的,不是嗎?既然當成學童課外讀物沒問題,引用這篇文章在程序上也沒問題,那文章,也就是這首童詩,究竟不好在哪裡?只因「雞脫光光」四個字嗎?21世紀的今天,似乎台灣還是有一群活在19世紀「另一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借用法國思想家傅柯<性經驗史>第一卷「認知的意志」第一章標題,「我們是另一維多利亞時代的人」。一些成人至今仍認為,大人的責任就是讓兒童免於思想上的污染,我不否認這種想法有那麼一些些的道理在—-就算免不了被污染,也是要循序漸進、隨著年紀增長慢慢被污染,不能一下子就被骯髒思想給脫光光。好比說,男生到了幾歲就可以開始手淫、然後看A片,小學四年級,那可不行!…
我沒有譏諷或嘲弄家長或議員甚至縣長的意思,只是想指出:如果大人們認真讀過尼爾‧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或者喬爾‧巴肯所寫的<被出賣的童年>,就會知道:大人若抱持著讓兒童能免於或隔離於成人汙穢的思想,小心翼翼地讓他們在安全思想的溫室中長大,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多數時候,不僅徒勞無功,而且令人絕望!這也不是說,成人乾脆撒手不管(仔細看看,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的大人們),或直接宣告束手無策投降,隨孩子自由發展去,這麼做,也是不負責任的。大人只需要了解一個事實:不管幾歲的小孩,一但他有能力開始進入認知與探索的世界,他們所知道的,永遠比大人實際所了解的要多很多。孩子或有懵懂不知的地方,但只要大人盡責地予以引導、啟發,他們就有更多的機會去建構與理解他們的生活世界。若大人一味地心智閃避、顧左右而言他或乾脆徹底裝傻,甚至直呼變態,那孩子只能從其他管道去獲取他們想要理解世界的資訊,好比哪裡有「人脫光光」的照片、影片,他們可清楚咧…
「當初我在課外教材看到該新詩時沒有任何不好的感覺,只覺得淺顯易懂,且剛好適用課堂上的一些修辭法課程,加上出版書局有註解文章出處,才放心引用。不過,事發後,自我反省,覺得命題時應該多站在家長立場思考,才不會引起軒然大波。」—-雲林縣崙背國小教師李○○。
其實,李老師你不需要認錯,你也根本沒有做錯任何事,我更相信你的教學專業判斷是沒有問題的,五個試題也看不出哪裡觀感不好,但作為學校教育同工,我想提醒你的是:命題時,絕對不是站在家長立場思考,而是站在老師、學生、課程、教學間的關係來思考。如果站在家長立場思考,任何題目一題你都出不了,任何家長都可以隨意戴上有色的眼鏡來質疑題目是有問題的。屆時,評量只是淪為討好家長的工具,而失去它評斷與賦予學生學習價值的功能!
為了聲援「雞脫光光」的評量試題,我在這次小學五年級的國語文期中評量,一樣是閱讀理解測驗,就來個「屁股露光光」幫你加油打氣…
短文是從日本旅行作家石原裕輔<最危險的廁所與最美麗的星空>一書,一字不差地作為題目,「香味」四逸、臭氣沖天!就台灣小孩生活經驗而言,這短文還真難懂,作者到底在幹什麼啊?在作答時,腦中非要有畫面不斷浮現:首先要知道肛門是什麼,位在身體的哪,作者拿著杯子開始往肛門潑水,手指還要擦洗,容器的水別用光,還可用來洗手指。想不懂,再將畫面倒帶,重複幾次大概就知道了。希望家長、議員和縣長不要以為這事很髒,我保證這文章不會污染孩子的思想,但一開始沒做好的確可能會弄髒身體,只要多練習個幾遍,熟能生巧!石原裕輔先生也說:
一般說來,在阿拉伯世界衛生紙並不普及,在商店也很少看到,要買到這種東西還真是有點辛苦。有一天,我為了尋覓衛生紙踏遍大街小巷,突然覺得自己實在太膚淺.,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你到底還要被日本的價值觀束縛多久?於是我不再尋找衛生紙,空手走進廁所。..我要鄭重宣告:只用衛生紙清潔的人才更髒,光用紙怎麼可能完全擦乾淨!
(攝於Konya Şehirlerarası Otobüs Terminali,孔亞巴士站廁所,上廁所不管大小號,土耳其里拉1元)
去年暑假去土耳其旅行,親身上過這樣的廁所,體會了石原先生所描述的那種感覺,簡單說:清爽自在!言歸正傳,你若覺得這樣的試題不恰當,那我要同你說:學者專家官員一天到晚的提到的攸關學生學習競爭力的披薩測驗(PISA)還有什麼國際閱讀素養評比(PIRLS),那些閱讀理解試題才真的會把學生給脫光光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