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將大「終於」吃下敗投…[@more@]
終於,是什麼意思?
日本職棒太平洋聯盟東北樂天金鷲隊的王牌投手田中將大,在2013年球季創下了例行賽不敗的「神話」紀錄:先發27場,拿下24勝0負,防禦率1.27,實至名歸地拿下洋聯的澤村賞。而季後賽依舊保持不敗之身,直到今晚(年11月2日),在總冠軍賽的第六戰,在巨人驕傲(GIANTS PRIDE)前完投九局落敗。說實在的,不能責怪田中,160球,力撐九局,靠著意志力撐完全場的投手,已經是英雄了—-儘管是悲劇英雄,但在日本,就其民族性而言,依舊是英雄…
田中將大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球探報告裡,幾乎多認為他比德州遊騎兵隊的(前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王牌投手)達比修有還要來得厲害。加上田中將大在今年球季結束後,可以入札制度挑戰大聯盟,不少球隊已將他鎖定。但回歸「人間」面,他,真的有那麼神嗎?
記住,他是人,不是神!就算是神,看過神話故事也多知道,神,真的也沒厲害到哪!
由於田中在2013年製造了一個不敗神話,但就實際的投球面而言,並非毫無破解之道—-不然,今晚的讀賣巨人隊,怎能擊倒神話?田中的投球策略其實很簡單,他擁有不錯的速球,讓打者受騙的快速指叉球( spiltter)和滑球,最重要的是:這三種球路速差不是很大,讓他在球出手的一霎那,足以迷惑日本職棒各隊的打者。田中的速球可以飆到156公里/時,大多是在150~152之間(今晚則是147~150,季後賽操太兇的關係嗎?)而快速指叉球跟滑球多在140~142公里。田中在這三種球路的投球姿勢保持相當的一致,速差又不大,使打者很難猜測他投出的到底是什麼球種,在棒子積極攻擊與忍住不打之間,創造出很多的猶豫空間來:一出手看起來是直球,但有可能是滑球,也有可能是挖地瓜的指叉球,反應時間僅有0點幾秒那麼一瞬間,揮或是不揮,日本職棒各隊打者可真是迷惑了一整個球季—-直到今晚,巨人軍被田中玩了四局後,終於縮小好球帶,不輕易出棒,鎖定他那顆很快但沒有尾勁的速球,放掉所有的變化球,狠狠地予以痛擊…
田中將大的素質雖被評為在達比修有之上,但要挑戰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季開始憑著他的速球跟快速指叉球、滑球可能還「很好混」,但可能撐不到季末。美國職棒一年打162場,再厲害的投手也有被打爆的時候,那真的是一個牛鬼蛇神、什麼怪人都有的競技場:160公里的速球照樣轟出場外,飄忽不定的蝴蝶球一樣可以將它定住一棒打死,球怎麼來,打者就怎麼打。田中將大或許可嚇唬日本職棒的打者,但是面對大聯盟的打者,1.27的防禦率,要往上調的可能不是小數點後的數字而是整數(達比修有在日職2011年的防禦率是1.44,隔年到了大聯盟,則是3.90)…
簡單說:田中將大是靠球速而不是靠精準控球吃飯的投手!他的快速指叉球是能迷惑、矇騙打者,但算不上犀利。前紅襪、洋基隊的Roger Clemens,他的快速指叉球就真的是很犀利,因為他可以讓這顆球游走在本壘板的兩側,打者打或是不打,揮空跟站著被三振的機率都很高。但面對田中將大的指叉球,大聯盟的打者很快變知道,自己只要做好一件事即可:那就是「忍住」以及對失投球狠狠一擊!面對快速指叉球因應之道是如此,而他的滑球,依照辦理。
田中將大不是前輩上原浩治、或者大投手Greg Maddux或Jamie Moyer、Tom Glavine,這幾位是不靠速差吃飯的投手,那是因為他們實在是夠準!看看今年大聯盟季後賽波士頓紅襪隊的終結者上原浩治,他的速球不到90英哩,指叉球差不多是80英哩多一點,前者讓打者打不好,後者則是會莫名其妙地消失在本壘板上頭(這是捕手Cody Ross的形容),雜草魂靠的全是控球來「欺騙、迷惑」打者。
整場比賽看下來,我只看到田中將大投出一顆時速110公里的曲球(還是顆壞球),但我知道這顆慢的,對他來說很重要!如果他想在大聯盟捧好飯碗,就得跟前輩達比修有一樣,忽然間,以投速球的投球姿勢,甩出一顆68英哩的曲球來!畢竟,職業棒球是在人間,不在神界,祝福田中將大,日後能在大聯盟發光發熱,創造屬於自己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