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很危險,但回到台灣後,發現土國這款巴士司機也挺恐怖的![@more@]
暑假到伊斯蘭教國家旅行,十之八九會問一個有趣的問題:有沒有碰到齋戒月(ramazan/ramaden)?在土國,請放心,沒差!有差就是差在有些餐廳不供酒—-但對沒飲酒的旅客來說,那更是沒差!
齋戒月可說是伊斯蘭教一年當中,重要的盛事之一。在這段期間,教徒謹守:從日出到日落,不吃不喝!在太陽完全下山後,才開始大吃大喝(不能喝酒就是)。各位,土國的夏天,日頭可是在晚上八點才會下山,十多個小時要人不吃不喝,真的是大考驗哪(Arif洞穴旅店的少年頭家Ahmet曾說他大學一位女同學曾餓得受不了,把自己關在廁所裡偷吃)。不吃不喝,但活還是要幹哪: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上工地的一樣上工。總之,一切都如平常日一樣,只是不能吃也不喝—-謹守阿拉的教誨。
7月30日,在德尼茲利(Denizli)搭上AKSEL上午十一點出發的長途巴士前往孔亞(Konya),車程預計7個小時(在棉堡買的車票,而能買到票,背後還有一段「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故事)。這班車一早是從索克(Söke)發車,終點是孔亞,全程超過六百公里。
六百公里,一望無際的公路,真的是漫漫長路!大約下午兩點左右有進到一個複合式休息站休息約半個小時(讓乘客上個廁所,吃個簡單的餐點),接著再繼續上路。
AKSEL這位帥哥從早開到晚,一路開到底…
在土耳其旅行期間,除了火車之外,幾乎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搭上了:飛機、捷運、巴士、市區有軌電車以及渡輪。這背後有很多人在替我們服務,不過最令我難忘的,就是這位帥哥司機:他從Söke一路開到Konya,還守齋戒月的伊斯蘭教規,整路不吃不喝,既不能拿乘客的生命開玩笑,又要靠毅力支撐著流失的體力。進入休息站時,他手指頭不停地搓揉自己的眼圈,緊皺著眉頭,看得出來很累啊!
下車後,他駛車離去,在駕駛座上還微笑地揮揮手同我們說再見。想到這,由衷地佩服與感謝!突然想到:台灣人有些廟宇建醮,地方或全村發願幾天吃齋,但吃齋還是照三頓吃,人家可是大白天不吃不喝—-光是不喝水,這一點就挺嚇人的了。好在土國政教分離,宗教自由,守不守齋戒月規只是個習俗,個人可以選擇。只是遇到這種僅靠意志力、不補充體力開車的司機,不知道算不算危險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