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餐廳服務生怎麼用餐,頗有趣。[@more@]
一般說來,餐廳多會讓服務生先用餐,等到上班時間一到,所以客人不太容易看到他們在哪用餐,吃些什麼。台北市安和路有家賣德國餐點的「黑森林德式餐廳」,不少人都去吃過。有次湊巧看到他們的員工在用餐,小餐桌就擺在廚房外頭,不怎麼顯眼,吃的呢,很台式的德式餐。曾經教過的學生,家裡在開海產店,員工用餐的地方一樣在廚房外頭一張看來普通的餐桌,菜色跟客人點的菜「差很多」,比家常菜還要平常。有時客人多,忙碌的工作人員只能站著扒個幾口飯、挾個菜,迅速地往嘴裡塞便得暫擱碗筷,上工要緊。
在馬德里,兩次造訪有名的火腿博物館餐廳(Museo del Jamón),第一次只是為了感受氣氛,況且中餐在Fresc Co「吃到飽」,於是花了四歐元點了兩份麵包夾生火腿與啤酒。
人很多,擠來擠去,人聲鼎沸,大家的嘴巴都很忙,不是忙著吃,而是忙著開講,全場大概就CY跟我最安靜,但我們忙著看人家聊天。瞧了一下站我旁邊的阿伯,有點年紀了,顫抖的手拿著啤酒還要和朋友乾杯,在剝香腸外頭那層膜時,似乎抖得更厲害了。即便這樣,他還是要跟朋友出來喝一杯。CY旁邊站的大叔,點了咖啡,同他兩位朋友也是聊個不停。
部落客有寫,吃tapas時,擦拭手的衛生紙直接丟地上即可,那種衛生紙就像「聖博殿」餐桌提供的那種衛生紙一樣,但還要薄、小。我盯著滿地的衛生紙,原來如此,後來也跟著丟。
1月30日是我們在馬德里的最後一天,整個早上到下午兩點都在蘇菲亞王妃藝術中心參觀(Museo Reina Sofía),看了不少現代藝術的創作,當然少不了畢卡索、米羅、達利和哥雅的作品。不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展示著人從出生後一直到100歲,一整個呈現容貌、體型變化的黑白照片,而且男女都有。我發覺:人過70以後,同8、90歲的人相比較,說來變化不怎麼大。有駝的是更駝,不太能站的,最後就是躺著。沒駝的,稍駝;能站的,也還是能站,但可能站不了太久。「看不完」的展覽,就算你想看,也沒辦法了,下午兩點一到,休息!突然覺得好餓…
來西班牙前,在網路做功課時得到的中餐建議是這樣子的:最好是找提供Menú del día(每日特餐,día就是英語的day)的餐廳,且價位在10歐元左右。後來我們才發現:10歐元的每日特餐不多見,我們在出發前雖然看的是較新的資訊,但還不夠新,因為當地的通膨更新。不過要是認真點找,還是找得到。問題是你已經走了一整個上午,接下來兩條腿還得在街上認真找,就真的令人吃不消了。所幸,運氣很好,我們又找到了火腿博物館,而且它的每日特餐,含稅金才8點1歐元!
麵包、啤酒、紅酒(店家自有品牌,酒莊代工?)、兩份主餐,餐前菜是火腿哈密瓜(強力推薦,一輩子難忘的美味!)、一盤海鮮飯加上飯後的紅茶、咖啡,份量還真不少。不多吃點也不行,因為吃完後還要去普拉多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排隊參觀,因為那天是星期天,星期天傍晚時段參觀是免費的。這一餐吃下來,笑容滿面,真是滿足啊!
不過最令我瞠目結舌的是看到火腿博物館的員工在餐時,那份量不是普通的多,簡直可以用嚇人二字來形容,連蛋糕都端出來了!他們就坐在我們後面那桌,吃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