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政府各單位紛紛舉辦相關的慶祝活動。[@more@]
各式各樣的建國百年展,好不熱鬧。去年十二月,國立教育研究院在中正紀念堂舉辦了「百年教育風華展」,這個展覽是教育部配合建國百年,所進行的一系列展覽之一。
「百年教育風華展」最有看頭的是陳列各個時期的教科書,教科書除了是學生知識的來源之一外,在早期,也扮演了國家機器意識型態的洗腦工具此一重要角色—-好比1950年代的小一國語課本,課文裡短短幾行文字竟鼓勵學生上戰場殺敵人,讀來令人不寒而慄。
這個展覽有很多話題值得聊,我先來聊一點好了,叫做「全方位教育」,看完展覽至今已過半個多月,我還是不瞭解這五個字的意思是什麼。且看展覽對歷任教育部長的介紹:
神鬼戰士含淚下台後,接著上任的部長是:
看到現任部長吳清基的介紹時,當場整個傻眼:
吳部長之前的幾任部長,鄭瑞城部長究竟做了哪些事,我真的不清楚。杜正勝部長好歹留下了一個「三隻小豬也是成語」的大笑話,他對推動本土教育所採取的手段儘管非議頗多,不可否認的是:「台灣主體」卻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課程的建構也朝向這個方向與趨勢前進。至於吳清基部長上任後,他的確遇到相當多棘手的問題:十二年國教入學方式、校園霸凌、一國兩制的國中基測與北北基學測…。關關難過,他也未必關關過,這幾關下來我卻看到「全方位教育」這樣一個名詞!
大家可以從介紹中去想想:其所羅列的項目是不是就可以構成所謂的全方位教育?全方位的教育該有的內涵是什麼?我個人覺得:全方位很可能讓我們根本找不到方位,或者說根本沒有方位,而沒有方位、座標,教育該怎麼推展呢?能夠推展嗎?我是很不好意思地想說:也許真的是什麼都沒幹成,只好找出「全方位教育」這麼一個名詞來隨便搪塞,而吳部長每天焦頭爛額,忙得像陀螺打轉,轉到哪就是哪,這也算是為他的全方位給解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