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議縣府「緊急避難包」政策

縣府打算編列預算為縣民每戶人家購置緊急避難包。[@more@]

前幾天與家人茶餘飯後的閒聊中,還聽到一個更有趣的看法。對無奇不有的台灣人來說,還真是不無可能:

當縣府將緊急避難包發送給每戶人家後,想必會有一些民眾連打開都沒打開,隨手擱在家裡的某一角落,之後便不知此物之存在。待天災發生,突然想到家裡好像有這麼一個救命玩意兒—-只是,要嘛遍尋不著,要嘛找到了才發現裡頭可以吃、可以喝的東西全都過期了。

過期還好,可咱們媒體的報導是會自動更新的哦!

「你看,這攏過期啊,是嘛安怎吃,水嘛沒法度喝,電池也攏無電…」(一臉無辜的民眾將過期的餅乾、飲水、電池逐一攤開給媒體拍攝) 
「縣府竟發送過期的緊急避難包,不僅沒有幫助到災民,美意大打折扣,這個責任不知誰要來負?」(記者一臉凝重地在螢光幕前提問)
「縣政府竟然送這種過期的緊急避難包,怎麼救助人民?我要求X縣長立即下台!」(地方民代煞有其事、聲嘶力竭地一副為民眾抱不平的發言)
「我們有在緊急避難包放宣導單,告訴民眾,每隔半年一定要檢查裡頭的東西是否過期,可能是民眾疏於檢查…」(接受採訪的官員同樣一臉無辜地澄清)

以台灣這種無恐天下不亂的媒體生態,你就知道平日教育到底重不重要!

再次提醒「好心的」縣府:與其編列這種取悅人民、美化數字政績的預算,倒不如好好地把握每個「機會教育」的場合,並盡可能地透過各種傳媒管道,定期提醒家家戶戶準備好緊急避難包,並檢查裡頭的物品是否過期無法使用。平日不做好這些教育人民的工作,天災真的來臨時,官員就得做好被媒體亂砍亂殺、民代亂咬一通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