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職棒今年進入第21年,儘管去年球季結束後,「又」爆發了球員打假球事件。[@more@]
失血嚴重的兄弟象隊,不僅球員大幅更迭,補進了不少新血(秀),也換了「仍可以在場上繼續拚鬥」的總教練—-陳瑞振。
不過,最吸引我的不是補進的那些新人,而是從1996年征戰至今的捕手,葉君璋。小葉在被興農牛隊以戰力不符球隊需求釋出後,欠人欠很兇的兄弟象隊即表示要將其網羅,沒想到,老東家莫名其妙地放話,差點讓小葉失去表演的舞台。所幸,風風雨雨之後,在職棒21年的第一場球,高興地看到小葉繼續擔任先發蹲捕。
今天這場開幕賽,吸引了9062位觀眾入場觀戰。兩隊的先發、中繼投手,表現的都相當不錯,與以往國內職棒比賽總愛拖泥帶水,一場球不打上三個半小時(以上)的情形來看,今天只用了2小時22分,節奏明快地完成比賽。而節奏快,比賽就好看。捕手暗號一出,投手二話不說便將球投出,一來一往之間,的確省下不少時間—-這一點,在小葉身上更是明顯。
小葉的配球一向被稱作是「具有攻擊性」,他不閃躲打者,也要投手不要閃躲,該塞內角,塞進來就對。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他蹲捕的比賽中,主審才剛要拉弓做出三振出局的動作時,小葉早已起身將球一拋、轉頭往休息室走去—-當投手投到他想要的位置時。那種對好球的自信,彷彿他就是裁判似的!
倒是在今天比賽的九局下半,小葉做了一個讓我比較不解的動作。當兄弟象隊的終結者(closer)庫倫對統一獅的第四棒高國慶投出再見三振後,小葉「習慣性」(?)地將球回傳給投手,我心裡頓時怔了一下—-這最後一顆球,「假如」我是小葉,我會將他交給陳瑞振,畢竟,這是他擔任總教練領軍球季初就不被大家看好的兄弟象隊,拿下這個球季的第一勝,具有相當的象徵意義—-在電視螢幕前來看的話,更是如此。
記得,Joe Girardi在球隊為他獲得擔任洋基隊總教練的第一場勝利時,當時的捕手Jorge Posada「禮貌性」地將必賽的最後一顆球親手拿給他,Girardi雙手磨了幾下這顆勝利球後,將它放進外套的口袋裡。這一幕,轉播比賽的鏡頭,拍攝得相當細膩。
到底,兄弟象這場比賽的這顆勝利球到哪去了?我眼睛緊盯著電視螢幕,發現最後是在先發投手麥格倫的左手裡。
不知道,這是不是台灣與美國棒球文化的差異?我們「習慣」將比賽的勝利球送給先發投手,恭喜他拿下勝投(對辛苦了七局的麥格倫而言,這是他在台灣的首勝),但若是將它送給必須對球隊戰績負責的菜鳥總教練,相信意義更加重大—-尤其對幾近潰散的兄弟象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