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六,一月廿三日,全國中小學只有宜蘭縣在這一天結束九十八學年的秋季學期。[@more@]
說到一月廿三日,小時候被灌輸得最厲害的莫過於它與「自由日」劃上等號,而想必很多學生早就不知道自由日是啥米碗糕囉。
不過,這一天,同時也是學術界巨星殞落,令人感到惋惜的日子,法國社會學巨擘Pierre Bourdieu(中譯布爾迪厄、布赫迪厄或布迪厄)在2002年的此日過世,享年72歲。
雖然在進修期間,老師曾發了一些Bourdieu的文章要我們認真讀,我總是有讀沒有懂,囫圇吞棗的結果是經常消化不良、腸胃不適。也曾去圖書館找過大師寫的書,想好好地認真研讀一番,無奈資質駑鈍,翻沒幾頁,眼皮就重得不得了,昏昏欲睡,大師的著作往往成了我的睡枕。
倒是,有一個關於Bourdieu的笑話,我想,自己這輩子大概是忘不了的—-就連今天下班都還想起,一路哈哈大笑著回家。
2002年1月,我和同學S,以及好友Y、L聯袂一同去南部某位老師家作客,一夥人徹夜暢談,酒是一杯接著一杯,喝得我是天旋地轉,只差沒有吐得七葷八素。
隔天早上,師母熱心地為我們準備早餐,我們四個人愜意地坐在沙發上,邊喝咖啡、邊吃土司厚片,好學的Y則是不忘翻閱當日的報紙,突然他大聲地說:
「ㄟ,Bourdieu死了!」
「真的還假的?」
兩眼惺忪的我,頓時眼睛整個亮了起來,一看到報紙,是真的!但還來不及感嘆,卻突然聽到冒出一句:
「哪一個部長死啊?」(台語,da chit e bo tiun si ah?)
站在沙發旁的老師兩眼瞪得大大的看著我們,而在我嘴裡邊嚼著的土司,差點沒整個噴出來!同學L和好友Y也笑得噴飯,Y連忙做解釋:
「不是啦!是那個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過世了…」
「喔,我還以為是哪一個『部長』掛了…」
老師一臉輕鬆的模樣,讓我更想大笑,卻也不禁想到Bourdieu在法國,並沒有學而優則仕,他一生致力於社會學探究,建構出許多為人激賞不已的理論,也為社會學研究方法論紮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他也不是一位只守在學術象牙塔工作的學者,相反地,他對法國國內以及國際政治與社會局勢以及媒體、文化的關心,寫了不少批判的政論,尤其在他的晚年,以他尖銳的筆鋒對此投入了大量心力可見一番(可參閱〈布赫迪厄論電視〉以及〈防火牆:抵擋新自由主義的入侵〉;後者,對岸將其譯為〈遏止野火〉)。
Bourdieu雖去世八年,但他留給我們的,我只能說,「就是」學者的風範;至於在國內,哪一位部長過世後,能被人民真正懷念的,或許,我們還在等待、找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