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這案件發生在基隆的話…

最近新竹市一位待業的碩士在海邊同友人賞夜景時,被幾名惡少給活活打死。[@more@]

這兇殘的案件,鬧得沸沸揚揚地,甚至搞到內政部長要求警政署限期破案:一來,枉死的這位待業人士,依照媒體的用語,是位「孝子」;二來,這事竟發生在天下雜誌評選出的名列前茅的幸福城市—-新竹市—-而該市市長還是所謂施政優異、滿意度排第一,屬於「五顆星」級的地方首長。二者突顯出的諷刺,可見輿論與民眾對治安的不滿,已像是一壺沸騰的開水,壺蓋簡直快被掀爆。

而我老弟略帶黑色幽默的語氣跟我說:

這案件要是發生在基隆,大概沒人會注意,因為基隆的排名一向是倒數的,而且還蟬聯…

土生土長於基隆的我,聽到這話,不禁噴飯(還真是悲情城市)。不過仔細想想:在台灣,拼治安、拼經濟,其實跟搞教改沒兩樣,喊喊口號發現沒作用後,接著我們就會在媒體上看到行政長官們的「震怒」,怒完後,接著就是荒腔走板的凸槌—-講錯話的講錯話(例如:「塞車也是一種幸福」),更正的更正,越描越黑發現沒辦法自圓其說後,就再喊一次口號。

當然,這裡頭最不會感到尷尬的,而且自覺永遠不會說錯話的,就是做幸福城市大調查的天下雜誌—-調查客觀,所呈現的數字結果,請各縣市自評。至於2009年的調查結果如何,咱們可以拭目以待:倘若新竹市跟基隆市繼續蟬聯的話,這位孝子的悲劇,看來感動不了社會,撼動不了官僚的思維,繼續被譴責的,仍是那些中輟的孩子,而受害者家屬的悲痛,如同未來,一直來,一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