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找電腦,也不問老師!

下週二(六月十六日),本校這學年的英語協同外師Ms. E. Kalmer就要回美國,到柏克萊大學醫學院展開她另一階段的學習。[@more@]

這幾天,學校的學生忙著製作卡片,打算在下週一給Ms. Kalmer一個滿滿的祝福。

我們班當然也不例外,加上下週五學生就要畢業了,週一的兩節英語課亦可說是他們得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劃下一個句號(學得好的孩子,劃驚嘆號也行;在雙峰另一端的孩子,老師的心中卻是有著滿滿的問號,這樣子的程度,上了國中後,會不會……)。雖然畢業在即,該做的事還是要好好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可說是最近這兩週,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而在前幾天,我也不斷地告訴學生:「如果你們想在卡片上寫英文的話,記得先給老師看一下,我可以幫你們檢查,以免寫出來後,貽笑大方!」—-到收卡片的那一刻前,僅有一位女生來找我。

昨天,收回他們做的卡片,一張一張的看。女生部分都做得不錯,男生的話,應付的應付,認真做的,沒幾個。另外有幾個,則是在卡片上寫著滿滿的英文。

哇!這麼厲害,用英語寫卡片?這是真的嗎?只是沒想到,心中頓時湧起的一股溫暖的感動,馬上被狠狠地澆上一盆冰冷的水。這,這,這,這是什麼英語啊!文法錯誤也就算了,裡頭根本詞不達意嘛,這種卡片,外師看得懂內容才怪。

而我立刻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直覺,準確無誤:

這幾位男生,利用翻譯軟體,管它什麼Dr. Eye還是Yahoo或Google所提供的線上翻譯服務,總之,先用中文寫上自己的話,然後滑鼠一點,按鍵一按,嘿嘿,電腦馬上幫我搞定。

搞定?我看是搞X吧!

我雖有點生氣,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孩子們手邊有這樣現成便利的工具,但他們似乎不知道電腦或網路的工具,有些「根本」是不牢靠的。機器或程式,就算再怎麼有人工智慧,甚至能夠改英語考卷,翻譯這事,畢竟還是得靠人啊!想想,單德興先生前後花了六年的時間,跑遍歐美亞各國蒐集資料,與之結緣甚至超過廿年,就只為了翻譯英國作家綏夫特(J, Swift)的《格理弗遊記》一書。而耗費如此大的心力,豈是翻譯軟體可以搞定?看來,資訊教育沒教的,真是不少。而這個不少,觀念亦遠多於技能。

至於那幾張使用翻譯軟體所做成的卡片, 「不好意思哦,老師只能請你們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