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開車上班聽中廣廣播的駕駛朋友們,應該也有聽到這則報導。 [@more@]
一天24小時,誰知道另一伴會在哪些時間情緒低落?瑞典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有1440分鐘,其中最易引起夫婦爭吵的有8分鐘,分別是早晨臨出門上班的4分鐘,以及下班回到家的4分鐘。這兩個時段都是我們身心最疲憊的時刻。
就算夫妻在不同時間上下班,只要有一方出門工作或者下班回家,最好別當面說些有的沒的。倒是,報導沒有提到「小孩」是否成為夫妻爭吵的導火線?
我突然想到:在學校,每天哦,師生最容易發生衝突/爭吵的四分鐘,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也不知道有幾個咧?其實,甭說大家也知道第一個時間點是在何時—-莫過於一早老師進到教室後的前四分鐘,當他/她看到有的學生在抄寫他人的作業,或者點收功課時,有人沒交。通常這樣的衝突也有點奇怪,不像夫妻的鬥嘴,永遠似乎是老師一個人在哪兒劈哩啪啦地質問孩子,而另一方總是低頭保持沈默—-看似有點奇怪的場景,但說它是衝突,也不為過。有孩子因作業而(敢)跟老師「爭吵」,我個人是沒碰過—-我的師專同學擔任自然科任老師,她曾跟我說過學生不願寫作業而跟她吵(嗆了句「我就是不寫,不然妳能怎樣!」),難以置信—-雖然想瞧瞧視怎樣個情況,但大概不會無聊到去做這種拿石頭砸自己腳的事,任何一個老師想必也都不願意—-尤其是在每天上班的一大早…
總之,不管是師生,還是夫妻,少點爭吵總是好的。人,沒有一個喜歡讓自己的情緒陷入負面的狀態,控制的學習,也就顯出它的重要性來。無奈的是:生活環境總會有一些催化負面情緒的因子,或說是社會結構性因素吧,個人雖無法操控,至少得學會如何閃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