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生對老師進行「網路霸凌」

今天在BBC新聞網頁看到一則關於霸凌報導的英國教育新聞

[@more@]與學生同儕間不同的是,英國的教師近來飽受學生透過網際網路以及手機進行霸凌行為(cyber bullying),嚴重侵犯個人生活之情形。根據報導,英國教師工會的領導者表示:教師遭受到學生集體的騷擾,但是學校卻忽視這個問題。而他們也希望能將手機歸類為「潛在的攻擊武器」。到底學生對老師進行的網路霸凌是怎麼一個情況呢?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透過手機拍攝教師然後傳送至網際網路。
●學生在類似社交網站開啟討論話題,邀請其他人進行攻擊教師之貼文舉動。
●教師的手機被學生狂call,接起電話後,學生在電話一端稱教師是「性變態者」(pervert )或者「戀童癖患者 」(paedophile)。
●兒童在線上假裝是女性教師,然後宣稱自己遭受虐待,煽動聊天室裡的男性對老師的丈夫進行攻擊。

我想,英國的學校教育工作者、官員、設計者、業者甚至家長絕對沒想到手機與網際網路的發明,會被「下一代」惡搞質變成今日這種情況—-自2004年起,英國教育界與輿論也對青少年被「巴巴樂」(happy slapping)行為給集體感染的現象感到憂心忡忡(「巴巴樂」是一種整人遊戲,在大街上突然對路人甩耳光打人,再將整個過程用手機拍下來,貼到網路上。法國已決定透過立法的方式來強力懲治此一不當行為 )。

報導進一步指出,針對網路霸凌,父母必須負起管教的責任,而學校校長(head teacher)則需採取行動防止任何形式的霸凌行為。但至於實際的方法是什麼,值得我們後續關注。最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所作所為導致英國教師生活遭受破壞的情形,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不過,「只想靠業者的自我規範來解決這問題,等同於等待地獄自動結凍一樣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