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這是布袋戲、或者像是霹靂火一類的連續劇才會有的台詞。[@more@]
沒想到,這句話有些殘忍的出現在教室裡。長久以來,在午餐時間,習慣和學生一起看新聞。我發現這一年來,班上有幾個學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對於一些令人感到同情的畫面,很直覺的反應就是大笑不已。
比如,在二月十三日有一則關於「疑產檢疏忽,婦癱瘓龍鳳胎夭折」的報導:
高雄市一名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34歲的蔡太太,2年前好不容易懷孕,產檢時醫生並沒有特別注意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治療進度,蔡太太因此早期破水引發急性肺水腫,剖腹產下的龍鳳胎不幸夭折,蔡太太從此癱瘓、失智,現在只要聽到孩子或醫生就會崩潰大哭…。
當鏡頭帶到這位可憐的媽媽嚎啕大哭的模樣,我直嘆可憐時,卻突然聽到一陣刺耳的笑聲—-坐在我正前方的一位男生,竟對著電視呵呵大笑,一旁有個男生則是沒發出聲的暗笑。我很納悶的問他:「人家失去兩個小孩,你怎麼笑得出來呢?這麼可憐的母親,你怎麼會笑呢?」午餐後,我再度的問這位男生為何看到這樣的新聞會發笑,他說不出個所以然,好不容易從嘴中擠出:「看她哭的樣子就覺得很好笑」。好笑在哪兒?我實在是不懂呀!難道,別人的痛苦就是他們的快樂?
而今天(二月十八日)中午,有一則中國有兩位民眾因薄冰破裂而掉入湖中的搶救報導,正當畫面的主角載浮載沉、幾乎快滅頂時,有位女生也是看著電視「呵呵呵」的笑了出來。難道如此危急的情況她卻以為是在演戲?還是說那「根本」是假的?
的確,這是一個幾乎讓人無法分辨虛擬與現實的年代,對不少人來說,他人的虛擬即是我的現實,而我的現實又不過是種虛擬。可是等事情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知道一點都不好玩。學校老師不斷透過各種機會教育,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有同理心,然而,似乎愈是強調,所得到的愈是模擬的同理。不可否認的,同理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透過文化學習而來的。我懷疑,我們是否處在一個倡導同理,卻又同時把同理當笑話看的文化氛圍中?這種表裡不一,卻任由學童的笑聲給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