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人渣!」

有一些話,當從孩童口中說出時,他們是否真的瞭解自己說出的話所代表的意思?這個問題頗值得學校教育工作者一同來探究。[@more@]

今天,我就碰著了這麼一句話。話說個人習慣在放學後,一個人在學校的集合場扔扔棒球,偶爾主任也會拎著球棒,兩人就這麼一投一打的玩了起來。長期霸佔這個集合場做運動,說來十分不好意思,同事們想回教室,還得繞道。有時小朋友會經過,我們會暫停下來,讓他們快速通過後再繼續我們的對決遊戲。

而在下午放學過後,有幾位低年級的學童陸續回到學校來打球,其中有兩位在結束玩耍跟老師道別,經過集合場,其中一位小男生突然在我背後說了一句:

這裡有人渣!

我當時正準備要揮棒打擊,聽到這話當場嚇了一跳—-「他是在說我嗎?」—-手中的球棒頓時感到沈重無比,回頭一看,我們兩人的眼睛就這麼相交會。我問他剛說什麼,他尷尬地露出笑臉不肯說,我重述那句話,問他是不是他講的,那孩子點點頭…。我是真的相信這低年級的孩子是無心之過,只是,我仍感到不解與納悶,為何他會迸出這麼一句話來呢?而他真的弄清楚/搞懂「人渣」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意思嗎?

不可否認的,有不少孩子是在這個被電子媒體餵養長大的年代成長,電視甚至從牙牙學語時期開始,便取代了父母,教導孩子說話。長期暴露在螢光幕前所習得的另類母語,讓我們的孩子所說的話顯得突兀般地早熟,但這樣的早熟不免也讓成人膽顫心驚。學校的老師常說:有時,孩子其實是真的不懂他們所說的話的意思。而很多話,他們也沒聽過,但他們會就這麼地給說出口—-對於「某些」語言所造成的傷害,他們雖似懂非懂,隨著年齡的增長,卻是有感受的。

只是,當時間停格在話語出現的那一剎那時,傷害便已註定無法挽回—-很多因語言所造成的紛爭與暴力,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在這個「隨口一句話,咱們法庭見」的年代,成人對於脫口而出的話、甚至比喻是愈來愈加的小心,也愈來愈注意語言使用時機的正確性。而在這之前,我們可以容許/容忍孩子說錯話、表錯情,但需要的是更多的糾正和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