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的迷思

最近和同事聊到各自班上都有這樣的學生:他可以開其他同學的玩笑,但別人不能開他的玩笑。[@more@]

若是他人開他玩笑,他必定做出傾巢而出式的反擊(大多惡言相向)。我想,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大部分的人,在與他人互動中,總喜歡劃條線—-尤其是對開玩笑這件事:「這是我的底線,請你別踩著了!」不管是明說還是暗示,這條線成為一種不可侵犯疆界之宣示。如果雙方都能謹守界線之分寸,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紛爭。但弔詭的是,當我們宣稱「閒雜人等勿踩」的底線時,卻又往往跨越這條線到處南征北討,侵犯他人!或許,我們先該想想這條自己劃的底線,反讓自己陷入了「人不能犯我,可我卻能犯人」此一盲目而毫無自省的處境中。

此外,每個人對於加諸於我的玩笑,忍受的程度固然不一,但我卻觀察到:我們的情意教學,很少教導學生如何藉由幽默感或自我解嘲的方式來化解令自己不悅的玩笑。多數的孩子們只要一聽到不順耳的話,馬上像刺蝟似的豎起全身的刺來做自我防衛。而就算是防衛,也沒有冷靜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大多是以豁出去的態度當著教室的師生面前對他人做人身攻擊。

幽默感的培養不容易,而如何讓幽默在人跟人互動的話語情境中,變成直覺的反應,增進彼此的EQ,相信這事值得師生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