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學生間的人際互動?

我們不一直在教育、勸說這件事:同學甚至人跟人之間要和好,甚至和平相處?[@more@]但實際上,老師對於學生間人際關係的問題,插不插手還真是個大學問!我來說個幾年前發生的一則故事好了…

「神奇寶貝」這部卡通流行時,當時我任教的中年級,班上有三位好玩、經常惹出一些小麻煩的男生,也被我封為火箭隊。武藏和小次郎的家境都不錯,尤其是小次郎,足下的NIKE球鞋, 一雙接著一雙的換。這兩位的學生的父親不僅是本校的校友,亦曾擔任本校家長委員會的要角。喵貓的父親原本在漁港的冷凍廠工作,冷凍廠關門後則是每天清晨起床當個辛苦的討海人,母親則是打打零工。在社區裡,三位學生家長的社經地位不言自明。

而喵貓,就如卡通一樣,是個活寶,他常惹一些麻煩事:拿BB槍射學校的花草、教室外走廊上的燈,甚至過年期間學校布置的燈籠、偷東西…等等豐功偉業,簡直不勝枚舉。三個人搞在一起,破壞力真的就像神奇寶貝卡通裡的故事一樣,更會一起去修理跟他們「嗆聲」的同學,他們的感情就在這些調皮搗蛋與捉弄當中建立起「革命情感」—-只差沒換帖。

在老師們的班級經營法則中有這麼一條:擒賊必先擒首,掌握住班上那些不安定份子,便是成功的第一步。所以,這三位學生我總是抓攏在身邊。不過,一旦出了校門,我可真的是管不著了。誰能管?當然是家長。但家長管嗎?或者說,他們管些什麼,什麼覺得不該管,這些有時跟老師甚至其他家長在意的是有所抵觸的。在此情形下,孩子之間雖然感情好,一旦出現爭執,戰火是會延燒到家長的。

不滿十歲的孩子,本就一下好、一下說要絕交,三個頑童吵吵鬧鬧有時也搞得大人心煩起來。像是武藏的父親不喜歡喵貓,甚至怒言怒色喝叱他:「以後不要來我們家找武藏,要不然的 話…」,他怕的是喵貓和武藏一會合,再去找小次郎三個人「跑去瘋」,搞出大人可能得去擦屁股的事情來。當然,家長白天忙也不可能天天到校巡視三個人是否玩在一起。學生之間的情誼總是成人搞不懂的;相對的,我想孩子們也弄不懂成人為什麼要搞得那麼僵。

老師總不陌生家長之間相互「暗批」,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怕被影響、被帶壞。而自古以來,與朋友交亦有明訓。只是,人跟人之間關係本就複雜,難以說個明白或者道理來。若孩子們的人際關係出現問題,還是要靠他們自己去解決。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介入,有時只會讓孩子們失去童年的玩伴。我也漸漸學會一件事:當學生希望老師介入他的人際關係問題時,我開始會微笑的婉拒:「這問題,還是要靠你自己去解決,至於怎麼解決,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