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透過部落格進行書寫活動也快十個月了。意外的收穫也遠多於原先的期待。
[@more@]
幾年前,在一個因緣際會的情形下認識了一群老師,我們在一個不對外公開分享的隱密空間,藉由書寫分享彼此日常生活的教學軼事—-算是交換日記吧!那是一個發聲安全的空間,不必擔心自己在寫了什麼東西後遭到某些人士莫名其妙的關心,或者被秋後算帳等等一類的事。只是,最近這一年,參與分享的伙伴在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改變:迎接家庭新生命的到來、因病需要更多時間靜養、或因在學校工作不順心而想沈潛一陣…。這些零零種種的因素,其實並沒有打斷我的日常書寫活動。
在順利取得縣輔導團部落格的個人使用執照後,基本上前六個月都是在進行「複製/拷貝/貼上」的動作,將過去所寫的一些東西重新整理一下。這些過去寫過的、文不像文的玩意,我倒是花了不少時間回想自己究竟在忙些什麼,後來,整理出了四個主要的類別來:關於圍繞在與學校教育有關的種種議題、「閱讀」的一些想法、學校課程以及我最喜歡的教室言談互動。
而自八月起,個人長達六年的學院進修終告一段落,對於學術論文已感極度彈性疲乏的我,想打算休息一陣子再上路—-畢竟,讀書寫論文是我作為小學老師的嗜好之一—-只是,沒想到填補這段日子的副業竟成了正業。
感謝在部落格回應中所認識的伙伴、以及我師專的好同學—-Simon—-能夠與各位搭上線,並「聚焦」地進行討論,是這十個月來最大的收穫,可以說是難得的緣分了。
十二月,我不打算寫任何新文章—-也算是個人的習慣—-而是回過頭,將過去這一年所寫的東西,逐篇重新再看過,以「自我迴響」的方式做一些改寫或者補充。這麼做,一方面是沈澱,另一方面也要思索自己可以再去讀哪些書,畢竟,閱讀和書寫本就是一體兩面。一個人的書寫不可能總是處在自己說話的樣子,「讀」對寫而言,有更為積極的意思在裡頭。
如果可以的話,我也邀請各位伙伴(注意一下「最新回應」)一起來參與這個重讀與改寫的回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