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今天有1萬3千多位小學生要走路上學,為了讓小朋友在走路上學途中驚喜處處,有的學校還在學校附近安排造型玩偶與警用重型機車隊,隨行陪伴小朋友。…」(摘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2932074.shtml)[@more@]
我實在不敢相信走路上學這件事,竟也能夠變成學校教育的一種活動!
不過,就從自己的學校來說好了,雖然是在「鄉下」,但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似乎已經是一種普遍/常態的現象。記得十幾年前剛到學校任教,絕大多數的孩子們,都是靠一雙腳步行上下學。有些學生,中午還得多走一趟,因為那時沒有營養午餐,回家吃中飯—-很正常!
我
唸國小、國中,也都是走路上、下學。往小學的路上,有個古井,裡頭養了一些吳郭魚,每天早上,很多媽媽或阿嬤,圍在井邊洗衣服,有時我們還會好心地幫她們
提水;冬天,井還會冒煙,幾個小孩子好奇的趴在井邊,看看吳郭魚會不會被煮熟了?上、下學這條路,不是僅有一條,大家都儘可能地找各種能夠走的路回家,正
因為這種邊走邊玩的心情,竟也走出了不少有意思的小路來。至於唸國中走後山的那條小路,是真的比較恐怖一些,三不五時就會看到「長長的」,而且還會經過
三、四座墳墓。記得國一,導師總愛留我們下來考試,放我們回家已經是快傍晚六點了,這條暮色低垂的路,一路走來,疲倦不已。最怕的是冬天,冷風颼颼,灰暗的燈光,天空飄著細雨,經過那幾座墳墓時,嘴裡雖阿密陀佛直唸,全身仍發抖
的雞皮疙瘩一地,緊張的整個膀胱快炸開了!到了國三,每天早上六點二十準時上路,天都還沒亮,夏天,還會偷個閒看看日出;晚上,約莫是九點半,才拖著沈重的腳步回家。辛苦的是我那唸國一的老弟,因為他在傍晚還得幫我送「第二個」便當到學校。
自從,綁票這名詞出現後,孩子們的雙腳漸漸地失去了自由。也許,上學這條路變得方便、快速許多,而且還可以在爸媽的車上補個眠、吃個早餐,但被剝奪的雙腳,換來的是我們那肥胖的孩童!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夠安全的走路上、下學,在我看來,他們能夠運動的機會,已經是越來越少了。而再不讓他們走路,也許有一天,他們真的不會走路;甚至,懷疑:我幹嘛有兩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