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垮職棒的最後一根稻草

「二次」職棒簽賭/打假球案,正如媒體所報導的:案情如雪球般的越滾越大,而我心裡所擔心的,希望真的不會「真實」發生。[@more@]

最近這兩天,各媒體自名模摔馬、家暴,KMT王馬相咬後,火速出爐端給民眾的是舊菜新煮的職棒簽賭案。這件事情,如果是你打你的球,我賭我的博,大家各玩各的,早相安無事。只是,以我們台灣人的民族性格,很喜歡搞一套把戲—–說好聽點,叫做策略聯盟;說難聽點,就是利益掛勾。

台灣人願賭不服輸,賭輸必翻盤,翻不了盤乾脆就來詐賭,這也是眾所皆知的事實—-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詐賭」的新聞可報?

而球員會打假球,也不只是個人品行操守出現問題。不去檢討整體台灣職棒的結構生態,而把事情通通推給球員,球團豈可也扮演起藏鏡人的角色?你有聽過台灣有所謂的「自由球員」嗎?你有聽過台灣有「球員交易」嗎?—-有私下交換,卻沒有公開交易……這些都是不知被檢討多少年,但只停留在口水階段的事實。因此,球員在黑道軟硬兼施的脅迫下「以假亂真」打球,借用社會學家莫頓的說法:這是一個人在不正常的環境下所做出的正常反應。

我擔心的是:媒體以海嘯狂捲的手法來報導這則新聞,各種繪聲繪影、來自旁門左道的消息,卻大棘棘地呈現在螢光幕前,或印成白紙黑字,讓民眾的眼睛接受「再教育」。當你看到電視上有個人的臉部被打上馬賽克,以卡通人物的聲音發聲,記者卻正經八百的拿著紙筆訪問組頭,旁邊還加上「組頭阿X」的字幕,不禁令人懷疑:這些記者為何可以如此神通廣大,在短短的時間內幫我們的檢調單位,揪出那麼多的組頭來接受訪問?

記者找到的,或許都是比較小尾、或是幫藏鏡人跑龍套的分組組頭,只不過……

這些小尾的組頭,在記者「查內幕、求真相、搶收視、爭業績」的追問下,早已經把職棒人狂砍亂剁了!這些人的話,所指的真實內幕,幾乎把所有人給拖下水,今天先拉下徐生明總教練,誰能保證過幾天後,連郭泰源總教練也被扯下?說誇張點,以台灣媒體把新聞當菜炒的操作手法,搞不好連陳金鋒、王建民都被鍋裡濺起的熱油給噴到!

若是職棒因這件打假球事件而玩不下去,球迷們請相信,這些數以噸計的新聞報導,絕對是壓垮職棒的最後一根、也是最重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