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個畢業典禮/例行公事的月份。
[@more@]
既然是例行公事,似乎趕場表演致詞的人也特別多。各地方的首長或民意代表,暫先不論其動機為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讓自己多露臉、曝光的好機會。不過,若我們/教師仔細觀察的話,在畢業典禮儀式空間位置上,的確可以看出不少有趣的東西來。比如,有位議員遲到了,但在沒有任何老師的服務帶領下,他/她自己就會自動的走到典禮會場最前面那幾排的座位坐了下來——會場座位的擺置,好像讓不同身份的參與者都很清楚「自己」該坐在什麼地方,而且絕對不會坐錯位置!此外,當某位遲到的長官或民代到了那個定點時,自然地也會有人起身挪出個位置讓座。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因為這些地方政府首長與民代,為了「便於」他們趕場的辛苦,各個學校的畢業典禮也很有「默契的」在時間安排上,做了些調整(教育局的暗示或明訂?)。只是,如此一來,在學校既定的典禮時間點上,畢業典禮的主角——應屆畢業生——卻得莫名其妙的配合這些「配角」演出他們人生階段中,一場對他們極有意義的一場戲。這的確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哪有主角得去配角到場的戲呢?究竟,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反而在畢業典禮這個場合中,因為大人一些難以說出口且悶在心裡的人情面的考量,而使主角變成跑龍套的角色。
而冗長的勉勵、祝福的致詞,往往是這個儀式不能免去的,儘管我們當中有些人不太喜歡這種空話一堆的程序,但就如學校同事跟我說的:「想要取消,很難」。說實在的,我自個兒的畢業典禮聽到的那些勉勵的話語,早已忘得一乾二淨。
典禮,總是政治人物來去匆匆,講一些勉勵學生的大道理,然後一定會在校長的邀請下頒獎,頒獎完跟受獎的學生先擺好姿勢,嘴角自動地微微上揚,搭著學生的肩膀,啪的一聲,響起一片掌聲——偶爾稀稀落落。
不是什麼嘲諷,而是請所謂的「大人們」,好好地想想因他們而不斷質變的畢業典禮——套套招,卻逐漸失去真正感動的必要儀式。好在,能夠彌補的,純粹是師生情誼的不捨與掛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