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的書面工作?

學校的同事時常會抱怨有關書面工作造假的問題,語氣是相當無奈與不悅。[@more@]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樣的想法在最近這幾年評鑑繁多的情形下,向資料看齊已成為一種值得討論的趨勢。我想有一些老師的感受是:認為自己像牛一樣,拖著沈重的犁,一步又一步被迫留下這些痕跡,至於那個趕牛的是誰,在此就不多說了。

不過我覺得書面工作有很多面向可以去思考,它不全然都是負面的,也有很積極的意義在裡頭。但眼前的難題是:在時間的壓力下,資料重量不重質。如此一來,便會出現「假」字。


麼說吧,原本這些東西不該是假的,期待老師在現場實做留下記錄,這樣的想法也沒錯。但對基層教師而言,我們似乎沒有書寫的習慣,原因我想大概是過去我
們必須去「寫」的那些東西不過是記錄、批改作業、給評語—-但這些就要花掉很多很多的時間,特別是對大學校的老師來說。所以,這些希望老師留下痕跡的紀錄工作,甚至把自己創意的idea留下來,便會讓老師覺得是「額外、附加」的工作。以前
是:我有什麼想法,在腦袋裡組織好,便進行實做;現在則不是這樣,有什麼想法,必須寫下來,而且很糟糕的一點是:寫的那些東西必須符合規格與形式的要求。
否則完全不算數,得一切重新來過。而想到要重來一遍,老師心裡不幹才怪。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有些老師是沒有什麼壓力,一切輕鬆愉快並樂在其中,資料做得又快又好,心裡也覺得踏實。因為他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而且真的是走過留下快樂的痕跡。但這樣的老師有多少,想必在你我的心中都會不自覺的打了個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