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進度/旅行的方式

課程進度的掌握,這念頭似乎一直是很多老師在教學時惦記在心裡,甚至揮之不去的影子。這影子未必不好,但要是成為籠罩在頭頂上的烏雲,鐵定是最大的壓力。[@more@]我想,或許可以用旅行的隱喻來看教學進度以及教科書的關係。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我們把課程比喻成地圖來看的話,那麼按照進度就好比是參加旅行社為我們安排好的行程,但我們也
知道這種旅行方式只能是針對某些景點,走馬看花但無法深入瞭解當地的風俗民情。自助旅行,老師就有比較多的選擇。但這並不是說是在沒有時間限制下的漫玩。
自助旅行一樣有規劃,但進度是彈性的,可預期性不像是旅行社那般地讓遊客有一直趕路而無法盡興的缺憾。當有位老師說「我不知道進度會到哪裡」,我想我們也不必太訝異。她並非真的
不知,只是在旅程中可能因為腳去扭到了得休息一下,或者今天頭有點重,乾脆在旅社休息個半天,下午再去附近的景點觀賞。

進度,真的讓老師有那麼大的壓力嗎?如果我們有那種教科書非教不完的想法,那麼我們是在書商的安排下旅行。如果教科書只是教材其中一種,我想我們是在(半)自助旅行的旅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