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年回到級任老師這工作,我心裡一直出現楊茂秀老師初任教師時,花中校長對老師說的這句話:「楊老師,如果沒有擔任導師的話,就不能算是一個老師喔!」
[@more@]在一段不短的科任教師工作之後,我因為長期處在同一個工作而倦勤,甚至喪失了對於資訊課程教學的熱情,於是我走向級任老師,企圖藉由工作的轉換來重新點燃對於教學工作的熱忱。

我從小就是一個喜歡動手「弄」東西的人,直到現在都是。我很喜歡部份體制外學校給學生加入大量的手作課程,藉由動手來接觸世界、發現自己。於是在確定我要帶三年級後,我就開始想可以作些什麼,摺紙、電學、陶土、木工…..。

國語(5節)、數學(3節)都有既定的課程內容要教授,社會(3節)可以有一些變化,但是跟手作有一段大距離,所以這11節課動不了。3節的彈性課程,其中2節,單週宣導,雙週社團,剩下一節要作補救教學與校本課程等。於是我只能在剩下的2節綜合活動中來實施。

第一個課程「紙盒彩繪」的構想是來自這裡「我今天才知道舊鞋盒有這麼多的用處!」。

就來看看學生上課的過程吧!
這位學生使用蠟筆來畫。

這位拿了一種像是粉筆的畫筆,我也沒看過。

也有使用我提供的水彩,我喜歡這張圖,雖然沒有清楚地照到表情,但我愛學生專注的樣子。

或是使用有色紙來黏貼裝飾。

也有人帶字母貼紙來拼自己的名字。

分享一個使用美工刀的小訣竅。
不少老師都很擔心學生在使用美工刀時受傷,其實只要像下圖一樣,在被割的紙上面放幾本課本,這樣學生也可以很安全地割出又直又漂亮的線。

我沒有限定學生使用的媒材,就只是預告要上什麼樣的課程,學生就會依自己的想像去準備。這樣的課程沒有進度上的壓力,做的東西也都是自己想做的,所以學生的專注力就很夠,連特殊生也是全心投入。
其實這課程,我不用口述地但想傳達給學生「在學校裡不是只有國語、數學,還有很多有趣並與生活貼近的課程,這比前述的重要多了」。

成品,會放在教室裡,讓學生放一些自己常用的小東西。

吃果子拜樹頭。
最後放上這張,這些盒子怎麼來的?是跟我那對經營亞洲鐵人體育用品店的朋友斌哥、娟姐夫婦免費拿的XD

 

最後修改日期: 18 3 月 2021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