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師院的數理教育學系畢業的,不過很有趣的,我在大學時花了很多時間去念跟文學、哲學、社會學……有關的書籍,就是很少去碰數學、科學。
我想不是我不愛數學、科學,這兩個領域還是很趣的,只是我在大學時發現自己更愛人文的東西,就這樣而已!
[@more@]這學期,我配到了五年級一個班3唐的社會領域課,其實我挺開心的,因為我之前上六年級的社會,做了課程上的改變,把六下翰林版課本中,課本僅用短短不到10頁就把世界八大古文明帶過去的篇幅放大,我用了8週的時間(一週一古文明,其實時間還是不夠)來跟學生好好地「稍稍深入一點點地」認識這些古文明。

不過我發現五年級的社會課並沒有讓我有像六下社會那樣搞的機會,所以就只能追著課本作補充,也就是跟一般一樣這樣上。直到發生了這件事「聯合報_1011204_頭版」,這讓我覺得媒體這樣搞,我們作老師的得更自強,得教學生作媒體的識讀與獨立思考,在分享這個教學的過程中,很意外的「 2012/12/6 五年級社會課(媒體識讀) 」這篇網誌收到大家的注意,也收到了很多的鼓勵。這也讓我感受到「要更努力去教育我們的孩子」。

剛好這班的學生在後續還有一些與我的互動,我認為應該記下來,也自我期許可以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可以讓自己在社會領域的教學上更精進,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藉由社會領域課程,更貼近、關懷社會,學習做一個公民

最後修改日期: 18 3 月 2021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