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從Taunton買木工書

晚上剛從花蓮玩回來,老婆先上床,要我12點叫她起來跨年,我還不能睡捏!外面都在放煙火,我也在網誌閃一下吧!(米果說得對,勞工過得這麼苦,誰還有心情看煙火啊!)[@more@]其實對於英文網站的購物,我實在是怕怕的,全音自己的英文太破,不過在木工好友zachary的協助,我之前已經先買過INCRA的產品,這次就是買Taunton在年末所推出的優惠木工書籍。 12月5日買的書,坐船過來,12月27日到我的手上。隨手放了書,比較一下包裹的大小。 請戴上墨鏡,要閃了喔! 這本特價後,美金2.25元。 有教作開槽(榫)的治具。 左邊這本美金2.25元,右邊那本美金5元。 怎樣把平刨機的台片增長。 如何讓鈍了的圓穴鑽鋒利。 這次買,最後貴的就這兩本,各要美金18.71元。不過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圓鋸機與路達,值得買。閃完了!

女兒的木工玩具07

在Youtube上看到了這個陀螺的製作教學影片,因此也興起作一個給女兒的念頭。www.youtube.com/watch?v=aQT5Hi1ad1I#t=4m58s[@more@]陀螺的本體部份需要使用車床,我沒有車床,也不會用車床,所以我就上PTT的木工版請求支援,說白了就是出工資請人做。很幸運的,有個鄉民願意幫我車陀螺,而且價格很公道,再者車出的陀螺很漂亮。 車了兩個,女兒剛開始以為是拿來敲敲敲的。其實這樣玩,也ok啦!高興就好! 這兩個陀螺跟我們中式的陀螺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有把手,且這樣的陀螺啟動方式比中式的陀螺轉得更久。其實這個玩具,我就只製作把手而已。 先把線纏上去。 接著把陀螺套進把手中,就可以準備開始玩了。 女兒堅持要自己來(嘴邊紅的是剛剛吃了紅龍果)。 轉吧!七彩霓虹燈…………嗯!不對啦!是愛的陀螺。

2012/12/11 社會課之「學生的社會參與、公民學習」

在學生跟我提到「希望老師也可上台表演後」,12月11日是接下來的社會課。 [@more@] 在鐘響之後,學生主動表示要跟我談這件事。 學生提到,班導師並不同意,但也沒有生氣。於是我們接下來就討論,大家下一步想怎麼做? 學生的發言:※直接去找校長。※去找以前教過我們的老師,聽聽他們對這件事的看法。※如果在不行的話,就進行全校連署。※今天剛好有主任的課,詢問一下主任是否可以抽空跟我們討論這件事。※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老師可以支持我們,盡量不要全校連署。※不要一開始就去找校長給壓力,應該先從跟老師、主任溝通先開始。※所以今天中午我們先去跟教過我們的老師溝通並詢問他的意見、建議,下午上課時跟主任好好溝通一下。 其實像是找校長、找主任或是連署,都是我之前談過的,所以學生會提出這樣的行動方案,都並令人意外。而我覺得最棒的意見是「去找以前教過我們的老師,聽聽他們對這件事的看法。」這方案沒有我的影子,代表學生真的有在動腦袋。 老師的建議:★最後有一個人可以把大家去找老師後,將老師的態度、意見或建議記下來。★跟主任溝通時,不要你一言我一語的,想清楚要想講什麼,一個人代表出來講就可以了,其他陪去的人可以在最後作補充。★下午跟主任溝通時,老師建議不要直接用逼問的方式來問主任,可以找一個同學作代表,跟主任詳細地說明這件事,並且禮貌地詢問主任的看法,再針對主任的看法來作回應。

2012/12/11 社會課之「媒體識讀後續」

這是在我上完「媒體識讀」且網誌被大量轉載、記者要訪問我且之後記者自行去找到學生後的第一節社會課。[@more@] 學生很狐疑,為什麼記者要找他們?於是我簡單地說明了這件是在網路上引起的討論,並說明我為什麼要拒絕記者的訪問。在諸多讀者的鼓勵中,也有質疑的「學生真的懂嗎?」、「真要教導獨立思考  就不該用這麼多”引言” 而且這些引言中早就暗示結論了」等………….老實說,看到這樣的回應,我還真得要小心,於是我在這堂課的最開始,我就先請學生告訴我,上週的媒體識讀課程後,你學到了什麼? 學生的回答:※不要輕易相信報紙上所說的。※有必要的時候,學生也要站出來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老師也會有說錯的時候,不要老師說什麼就相信什麼。 ※就算老師有犯錯,也要有禮貌一點給予尊重。 我想這樣的回答讓我很放心,沒有學生認為我要教的是「陳為廷、部長誰對?誰錯的?」既然沒有誰對?誰錯?就沒有引言中暗藏結論的問題了(其實引言只是讓學生了解狀況而已)。要小五的學生說出「權威、獨立思考」這詞彙,我想不是那麼容易,不過以上的回答不就是告訴我們「老師,我知道要獨立思考,不要盡信權威」嗎?

2012/12/04 社會課之「學生的社會參與、公民學習」

我在901反媒體壟斷遊行後,有機會的話就會跟學生談一些社會運動,其中很重要要傳達給學生的核心概念是「這社會是大家的,要去關心這社會的人事物並勇於參與社會的改造活動,如果你覺得社會需要改變些什麼。千萬不要認為改變的機會低,就放棄去努力」。[@more@]安西教練對三井壽影響最深的一句話:「直到最後一刻也不要放棄希望,一旦放棄了,就等於比賽就提前結束了……」 <圖取自這裡:http://i.mtime.com/1462603/blog/5529958/> 這是我的哲學信仰,我相信它,因此我把它送給我的學生。只是沒有想到他們實踐的這麼快! 12月25日將至,學校應該都有聖誕節活動,各班的小朋友都要上台表演,要表演什麼都可以,一般來說,大概都是唱歌,不過這兩年來學校的學生活潑多了,也開始上台跳舞,雖然跳的多是韓國偶像團體的舞,不過我以覺得很好。 應該是在12月4日左右吧!在社會課時,學生提出了疑問「為什麼聖誕節都是學生的表演,老師都不用表演?」 我稱讚了學生,這樣的質疑很好。因此我建議可以先凝聚共識,如果班上多數的同學都這樣想時,就可以從跟導師溝通先,並請導師跟學校主任告知開始。如果學校還是不同意的話,或許可以大家出動去說服其他的學生,或許作一些不影響教學的連署,最後呈給學校。 但我也告訴學生,結果不一定會同意。但如果你們這樣作,老師會為你們感到驕傲。其中學生也問到了「如果被老師罵,怎麼辦?」我表示,應該不至於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會出面與老師溝通。

盼學生藉由社會領域課程,更貼近、關懷社會,學習做一個公民。

自己是師院的數理教育學系畢業的,不過很有趣的,我在大學時花了很多時間去念跟文學、哲學、社會學……有關的書籍,就是很少去碰數學、科學。我想不是我不愛數學、科學,這兩個領域還是很趣的,只是我在大學時發現自己更愛人文的東西,就這樣而已![@more@]這學期,我配到了五年級一個班3唐的社會領域課,其實我挺開心的,因為我之前上六年級的社會,做了課程上的改變,把六下翰林版課本中,課本僅用短短不到10頁就把世界八大古文明帶過去的篇幅放大,我用了8週的時間(一週一古文明,其實時間還是不夠)來跟學生好好地「稍稍深入一點點地」認識這些古文明。 不過我發現五年級的社會課並沒有讓我有像六下社會那樣搞的機會,所以就只能追著課本作補充,也就是跟一般一樣這樣上。直到發生了這件事「聯合報_1011204_頭版」,這讓我覺得媒體這樣搞,我們作老師的得更自強,得教學生作媒體的識讀與獨立思考,在分享這個教學的過程中,很意外的「 2012/12/6 五年級社會課(媒體識讀) 」這篇網誌收到大家的注意,也收到了很多的鼓勵。這也讓我感受到「要更努力去教育我們的孩子」。 剛好這班的學生在後續還有一些與我的互動,我認為應該記下來,也自我期許可以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可以讓自己在社會領域的教學上更精進,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藉由社會領域課程,更貼近、關懷社會,學習做一個公民。

關於「2012/12/6 五年級社會課(媒體識讀)」這篇網誌

剛剛某報的記者藉由我的朋友跟我聯繫,我很委婉地謝絕(也謝謝你的諒解)。真沒想到就一天的時間而已,就已經有三萬人次觀看了我的媒體識讀教學這篇文章,包含我很喜歡的導演戴立忍也在他的FB上分享了我這篇文章,這讓我很開心。不過我沒有想紅,或是想上電子或平面媒體。[@more@]是我FB的朋友,都知道我從901反壟斷遊行時就已經開始關注這件事,會寫這篇文章就只是要告訴身邊的朋友,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如果你仔細了解了這件事後,也認同了(如果你不認同也ok!),或許可以考慮讓我們的學生關心這社會。就像我之前在FB上提到的一句話「公民社會是真的,要所有公民的投入。不只是課堂上的知識、考卷上的試題」,身為一位社會領域的教師,我相信這句話,並且去實踐它而已。因此有了這篇文章,我希望認同的人都可以作一些事,非PTT八卦版上大家常酸的「鍵盤公民」。  原本只是想讓學生了解媒體壟斷的可怕(這也是社會領域課程的議題吧!),感謝學校的同仁在我上課前與我對話,讓我越來越清楚,最後定調成「媒體識讀、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你可以看到,我們沒有去抨擊哪一個特定的媒體,最後的結論是「不要完全相信權威、只有『獨立思考』這個知識不會過時」。   至於有人質疑,這些的結論是否為小五學生的感受。我得提,你們真的小看小學的高年級生了。不要漏看了其中這兩個感受:#影片中學生的禮貌的確是可以再好一些,不過報紙怎麼都不寫部長說謊的那部份?這樣會造成只看報紙的人的誤解,誤以為這個學生很沒有禮貌、很無理。#學生錯在禮貌不夠好,而部長錯在不該說謊。小五生並不是一味地認為都是部長的錯,他們認為陳為廷還是有不對的地方。 這樣的學生還有我引導的影子嗎?  我相信全台灣在做這件事的老師應該不會少,只是沒有像我這樣「大臉神」大辣辣地寫出來,因此我沒有代表發言的權利。我會希望媒體採訪我,但或許是學校的E化創新教學團隊得到全國入選等教育相關的議題 XD。在這議題上我得婉拒媒體的採訪,或許是我想多了,我不希望單純的教學活動最後失焦。我只想繼續當一位關心社會並與學生一同成長的平凡老師(況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最後,大家的鼓勵,我收到了,我會繼續努力。至於要轉載、分享的,不用再問我了,請自取。我會暫時關閉網誌迴響的功能,就讓教學回歸教學吧!

2012/12/6 五年級社會課(媒體識讀)

近日發生媒體基於本身的立場放棄新聞良知來抹黑從事社會運動這憾事,我除了在自己的Facebook作系列的報導,來讓更多的朋友知道這件事外,我也提到我要在適當地時機來告訴我的學生這件事。在昨天,我做了。[@more@]首先我先把學校週二的聯合報頭版與二版作掃描、並列印。因為在縮在一張回收的A4紙內,所以頭版的標題上方的字有被截一點掉,不過無礙於這幾個字的判別。 頭版:聯合報_1011204_頭版2.pdf二版:聯合報_1011204_二版2.pdf 首先,我先簡單地敘述大概發生了什麼事(就是讓學生知道一下,為什麼有大學生要到立法院去發言,而教育部長為什麼又要在場),接著就讓學生讀聯合報的頭版與二版。 讀完後,讓學生發表看完新聞(報紙)後,發表自己的感想。 再來就是讓學生發表感想的時間,很重要的是老師不要去把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時候去透漏或所謂的糾正學生的感想。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想,感想是沒有對錯的。學生的發言很踴躍。#絕大多數都是認為陳為廷很沒有禮貌。#怎麼會這樣的沒大沒小?#怎麼可以罵教育部長偽善、滿口謊言。#或是表達意見可以態度溫和一些之類的。#在怎麼說,部長年紀也比他大,要尊重一下他嘛!#總之,就如同報紙的意圖,要大家從態度、禮貌的立場去看這件事,最後做出「這學生很沒有禮貌」的結論,而對於為什麼陳為廷會有這樣的情緒或是發言完全忽略了。 接著,我舉了一個例子:「老師如果今天罵OOO同學滿口謊言。」你們怎樣看?  (OOO是班上學生的名字)這時候,幾乎是所有的學生都跟我說,老師怎麼會這樣罵OOO呢?為什麼要罵OOO同學滿口謊言?我接著說:「沒有理由,就是想這樣罵。你們接受嗎?」學生說NO我又接著說:「如果OOO,跟其他學生發生口角,我去排解,他最後知道是自己錯了。承諾要去跟同學道歉,不但沒有去,而且事後還騙我說:『已經跟同學抱歉!而且他們也原諒他了。』」這時學生們就說可以接受老師的說法。 於是我播放了壹電視釋出15分鐘完整版的影片給學生看。陳為廷轟教長! 15分鐘完整交鋒過程 在看了影片之後,我讓學生再次發表自己的感想。#學生都表示怎麼影片跟報紙寫的差這麼多?#部長被罵滿口謊言、不知悔改,很正常呀!沒有去關心學生發起的運動又說都會去關心,不是說謊,是什麼?#影片中學生的禮貌的確是可以再好一些,不過報紙怎麼都不寫部長說謊的那部份?這樣會造成只看報紙的人的誤解,誤以為這個學生很沒有禮貌、很無理。#學生錯在禮貌不夠好,而部長錯在不該說謊。 接著我問學生:「今天如果是你是記者在場採訪這新聞,你認為是站在台上發言的學生發表時不禮貌,值得你用兩個版面來報導?還是主管全國所有學校的教育部長說謊值得報導?」我的學生跟我說,當然是部長說謊這件事要被大幅地報導。 於是我告訴我的學生,所有的媒體都有自己的立場,並且會根據自己的利益來決定報導的方向。這就像有時候地主不贊同成徵收土地來反對拓寬馬路,這是因為自身利益被侵害的緣故,所以他的立場是反對。而多數人贊同徵收土地來拓寬馬路,可能是根據交通安全,就是大家著眼公眾的利益,因此大家的立場是贊成。每個人有自己的立場這件事是很自然的事,不過更要注意的是有私人利益與公眾利益要考慮、取捨。地主有私人的立場,我想可以理解。但報紙、電視等媒體,所要著重的是公眾的利益,而不是媒體自身的利益,如果因為自身的立場,而做出偏頗、甚至是假的新聞時,那是令人唾棄的。 老師花了近兩堂課的時間就是要告訴大家,不要盡信電視或是報紙,他們報出來的新聞有可能是偏頗的,甚至是假的、與事實相反的,就像是這一則新聞一樣。或許下一次你看到類似的新聞,你就應該提高醒覺,甚至提問「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情緒?」媒體是否有把原因詳實地一併報導出來,若沒有的話,你就得更抱質疑的態度來看待。若有的話,也不仿看看其他的媒體,是否事情真是這個媒體所陳述的這樣? 千萬不要媒體報什麼,你就相信什麼。所有的訊息都應該經過你的腦袋思索,再做出判斷。 最後,不要完全相信權威,這裡指的權威含政府官員、媒體、教授、學者,甚至是你的爸媽,與站在你面前的老師。永遠去思索權威講的東西是否正確,若覺得有疑慮時,就更該去挑戰它。對這世界的事不斷地問為什麼? 這一、兩千年來,人類一直以為地球是平的,我相信以前的老師也是教導學生「地球是平的」。但是你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是圓的,正確地說,比較像橢圓。你現在學的知識,有可能過了今天就變成錯的。但是只有「獨立思考」這個知識不會過時。<圖取自這裡,http://www.fivedream.com/page1.aspx?no=221253&step=1&newsno=23721,因為連不過來,所以我自己截圖> 同場加映,這學生下了課還再來表達他的意見,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