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九年一 貫課程計畫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康軒版
- 教學者:徐嘉珍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 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 |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0901~0906 | 品格修養/一、朱子治家格言選 | 1.應用注音符號檢索,並上網使用電子字典、詞典學習本課生字。2.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3.運用字辭典,認識難字。4.專心聆聽同學說「未雨綢繆、臨渴掘井」成語故事。5.分享上網的經驗,說出「未雨綢繆、臨渴掘井」成語故事。6.有條理的說出「一句格言對我的影響」。1.練習把格言翻譯成白話文。7.練習「不可以…也不可以…」、「無論…總…」的句型造句。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二 | 0907~0913 | 品格修養/二、神奇的藍絲帶 | 1.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2.利用聯想識字,分辨「懇」和「墾」、「涯」和「崖」、「苟」和「荀」。3.專心聆聽與傳遞愛有關的小故事。4.從傳遞愛的實例中,學習相互欣賞和真誠讚美。5.讀出文章中藍絲帶傳遞的愛,並了解本文所傳達的主旨。6.分享有關傳遞愛的故事。7.說出鼓勵、讚美別人的話。8.練習運用適當的四字詞語。 | ||
三 | 0914~0920 | 品格修養/三、跑道 | 1.用注音輸入的方式,蒐集接力賽的資料。2.安靜聆聽同學報告參加比賽的體驗。3.就參加團隊比賽的體驗,提出報告。4.了解課文中,敘述全力以赴,團結合作的比賽經過。5.將參加比賽的體驗寫成一篇文章。6.練習用「心存芥蒂、勝券在握、憂心忡忡、全力以赴、拱手讓人、脫韁野馬」造句。 | ||
四 | 0921~0927 | 品格修養/統整活動一 | 1.指導學生認識篆書與隸書,並補充相關知識。2.指導學生分組收集諺語,並說明什麼叫諺語。3.指導學生重新閱讀課文,並將課文情節做先後順序安排。4.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取材的方向:從書籍中取材、從新聞報導網路資料中取材、從生活經驗中取材。 | ||
五 | 0928~1004 | 文化行腳/四、馬可‧波羅遊中國 | 1.利用注音輸入的方式,查詢與馬可‧波羅有關的資料,並整理出來。2.配合說話教學,認真聆聽同學報告與馬可‧波羅有關的資料。3.整理課文內容,說出馬可‧波羅遊中國的要點。4.了解課文中有關馬可‧波羅在中國遊歷的內容。5.練習從段落大意中,歸納文章的取材方式。6.精讀課文,發揮想像力,參考課文介紹事物的方式,以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事物。7.欣賞並應用排比修辭法。 | ||
六 | 1005~1011 | 文化行腳/五、神祕的海底古城 | 1.利用聯想識字, 分辨「峽」和「陝」、「礁」和「瞧」、「珊」和「姍」、「勘」和「堪」、「搜」和「瘦」。2.專心聆聽與澎湖有關的古蹟故事。3.蒐集與澎湖虎井沉城有關的歷史、人文或書籍資料,了解澎湖古城的歷史意義。4.以6W策略來掌握全文要旨,並配合各段關鍵句的方式擷取大意。5.讀出文章中探尋澎湖 虎井沉城的曲折過程,了解古蹟對於一個民族的歷史意義。6.透過重組句子,了解句子的前後關係。7.說出自己曾經看過的古蹟,並說明古蹟的典故或由來。8.練習運用視覺摹寫方式敘述事物。 | ||
七 | 1012~1018 | 文化行腳/六、單車日記 | 1.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2.運用字詞典,分辨多義字:「肆」。3.專心聆聽與騎單車旅遊有關的見聞和小故事。4.蒐集與旅遊有關的文章或書籍,了解休閒生活的重要。5.以串連各段關鍵句的方式擷取大意。6.分享有關騎單車旅遊的見聞。7.說出自己「騎單車」遊山玩水的經驗和體會。8.練習「除了……還……」、「雖然……但……」的句型。9.練習以日記書寫旅遊記錄。 | ||
八 | 1019~1025 | 文化行腳/七、冬天的基隆山 | 1.運用注音輸入法,鍵入關鍵字,查詢基隆山及作家林煥彰的相關資料。2.運用字詞典,找出「哆嗦」、「凋落」、「眷顧」、「蓬勃」、「隱匿」等詞語的相似詞。3.在聆聽詩歌時,一邊聆聽,一邊練習摘錄摹寫景物的佳句。4.從景物的摹寫中,認識季節為基隆山改變了風貌,體會大地對大自然的愛。5.欣賞課文,認識課文中運用擬人法的地方。6.發揮想像力,將自然界的景物加以聯想,轉換成一幅生動傳神的圖畫。7.說出自己欣賞冬季風光時曾有過的聯想。8.針對大自然的景物做情感上的聯想,呈現大地有情有愛的意象。 | ||
九 | 1026~1101 | 文化行腳/統整活動二 | 1.介紹名家作品,引導學生認識楷書、草書與行書。2.指導學生了解蒐集資料的幾個基本方法。3.以單車日記為例,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日記寫旅遊見聞。 | ||
十 | 1102~1108 | 文化行腳/統整活動二 | 1.介紹名家作品,引導學生認識楷書、草書與行書。2.指導學生了解蒐集資料的幾個基本方法。3.以單車日記為例,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日記寫旅遊見聞。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09~1115 | 思考的魅力/八、笛卡爾的迷思 | 1.運用字詞典,分辨多義字:「臘」、「慮」。2.專心聆聽與思考有關的小故事。3.蒐集與思考、驗證有關的文章或書籍,了解思考、驗證的重要性。4.讀出文章中笛卡爾的迷思,並了解本文所傳達的主旨。5.分享有關思考的故事。6.練習「議論文」的文章敘寫方式。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十二 | 1116~1122 | 思考的魅力/九、沉思三帖 | 1.「拮、据」的聲符均為「ㄐ」,但韻母不同,所以口形不同。2.仔細聆聽「兩個水桶」的故事。3.根據不同的故事情節,聲音隨著起伏變化。4.用自然的語氣說明如何從故事中獲得啟示。5.了解課文內容,明白思考可以產生新的想法。6.認識鑲嵌、設問的修辭法。7.運用「情有獨鍾、易如反掌」造句。 | ||
十三 | 1123~1129 | 思考的魅力/十、談辯論 | 1.應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理解。2.用心聆聽教師指導辯論的方法。3.練習用流利的語言發表自己曾有的辯論經驗。4.了解課文內容,找出論點和論據。5.主動閱讀和辯論有關的資料。6.學習議論事理的寫作方法。7.配合閱讀教學,學習論點、論據。 | ||
十四 | 1130~1206 | 思考的魅力/十一、狐假虎威 | 1.「曰」字注意要撮口。2.聆聽教學CD,聽出狐狸所表現出來「堅定中帶恐懼」的音調。3.了解課文內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啟示。4.認識文言文中,文字的不同用法。5.口語清晰的說出一則寓言故事及其寓意。6.美讀課文,清晰的讀出狐狸的鎮定。7.學習將文言文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 | ||
十五 | 1207~1213 | 思考的魅力/統整活動三 | 1.藉由小故事了解「自問自答」的閱讀策略。2.練習用流利的語言發表自己曾有的辯論經驗。3.了解課文內容,找出論點和論據。4.主動閱讀和辯論有關的資料。5.學習議論事理的寫作方法。6.配合閱讀教學,學習論點、論據。 | ||
十六 | 1214~1220 | 文學花園/十二、我願 | 1.應用注音符號檢索,並上網使用電子字典、詞典學習本課生字。2.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3.運用字辭典,認識難字:「垮」、「糙」、「噌」、「旱」、「憫」。4.注意寫法正確:分辨「垮」和「誇」、「造」和「糙」、「增」和「噌」、「矛」和「茅」、「旱」和「早」。5.專心聆聽同學發表「我認識的宮澤賢治」。6.說出對課文我願的看法。7.閱讀課文:了解作者的寫作特色及本詩內涵。8.認識新詩的特色。9.練習詩歌創作。 | ||
十七 | 1221~1227 | 文學花園/十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 1.學習辨別正確字形,並隨時自我修正。2.安靜聆聽說書人說章回小說,品味其中的趣味。3.了解課文中詩句的意思與內涵。4.用找出重點句的方式歸納課文大意。5.欣賞章回小說的寫作特色。6.小組共同討論如何以課文中原有的角色自創劇情或改編劇本。7.學習描述動作和表情的詞語、句子。 | ||
十八 | 1228~0103 | 文學花園/十四、桂花雨 | 1.應用注音符號,學習讀寫本課新詞、生字。2.辨別形近字的讀法與用法,如「穀」和「殼」、「縈」和「瑩」、「裊」和「梟」、「簟」和「蕈」。3.專心聆聽我的「桂花」阿姨故事。4.閱讀課文細節,了解課文中人物的對話,體會其中人物的親情及領會人物的個性。5.細讀課文,並欣賞課文中描寫景物時所運用的寫作特色。6.欣賞課文,領會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情。7.能說出對本課課文的理解與想法。8.練習閱讀長篇作品,並能在讀完後,仔細體會作者的感受,撰寫讀書心得。 | ||
十九 | 0104~0110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分析目的句構成的條件,說明哪些句子是用來說明行為的目的,哪些句子是表示所採取的方法或措施。2.分析材料中的例句,明白文章裡使用雙關修辭,可使文意更加鮮活,文句饒有趣味。 | ||
二十 | 0111~0117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指導學生培養閱讀小說的習慣。 | ||
二十一 | 0118~0120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引導學生了解讀書筆記的形式,學習做讀書筆記。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30% (二)平時測驗 10%
(三)學習態度表現 10%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神奇的藍絲帶(六上國語第二課)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8人 教學省思: 到底「神奇的」藍絲帶神奇的地方在哪裡?引導學生並討論出課文的結構。藉由藍絲帶活動的由來,讓學生也親身體驗藍絲帶傳遞愛的活動,把愛傳出去,世界更美好。 在課文中敘述故事的部分,討論出兩個重點,一是傳遞藍絲帶的原因,二是收到藍絲帶後的心情。利用人物條列方式,能清楚整理出藍絲帶對課文中每個人的影響。透過找出發送出藍絲帶的原因,及獲贈者的感受,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藍絲帶傳愛」的主旨。學生分辨感受的語句需加以指導,先讓學生逐一找出、了解文本中的人物在收到藍絲帶時會有很多的心情感受。 希望帶領學生去思考這些人物在收與送之間,藍絲帶所代表的意義。藉著實作活動,以及讓學生在空白紙上寫出課文中人物傳遞藍絲帶的原因及收到藍絲帶後的心情,帶領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線索,思考作者文章背後的意涵。由有形的藍絲帶到無形的藍絲帶,幫助學生學習去歸納主旨。 | |
閱讀課文-神奇的藍絲帶 | 學生親身體驗藍絲帶傳遞愛的活動 |
學習讚美他人、鼓勵他人 | 學生分享收到/給予藍絲帶的心情感受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沉思三帖(六上國語第九課)延伸活動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8人 教學省思: 課文描述的三個人物在面對事件產生不同的思考面向,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明辨事理。延伸活動透過畢老師的蘋果電子繪本故事,讓學生能感受師生情誼並表達自己的想法。發現到學生能認讀卻無法讀懂書籍內容,透過問題討論要求學生說出完整的對答,回答幾個字或片段想法的同學則協助完成再請他重複,期盼能改善學生答非所問、辭不達意的情形。藉由此繪本,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湯米並沒有錯,他「真的」看到畢老師沒有付錢就拿走蘋果;而是錯在他並沒有問清楚事情就錯怪老師是小偷又隨意亂散播謠言。學生熱絡地討論著,也有學生說如果是偷的,老闆早就大叫或抓他了。希望透過繪本、討論、提問、再討論能澄清迷思,也期盼學生能學習同理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並求證事實。 | |
學生上台分享自己生活中類似的經歷 | 學生分享最喜歡的內容及理由 |
學生完成學習單,答對得以登記優點 | 學生習寫畢老師的蘋果學習 單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數學領域教學教學與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部編版
- 教學者:徐嘉珍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 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 |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0901~0906 | 一、質數和質因數。1-1質數、1-2質因數 | 活動:1.能列出所有因數(舊經驗)。2.讓學生了解質數與合數的定義。重點:1.大於1的整數,除了1和它自己以外,沒有其他的因數,稱為質數。2.大於1的整數如果不是質數,就稱為合數。3.合數一定有一個比1大,但比它自己小的因數。4.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二 | 0907~0913 | 一、質數和質因數。1-3質因數分解 | 活動:1.利用樹狀圖將一個合數做質因數分解。2.利用短除法將一個合數做質因數分解。重點:1.將一個合數寫成質因數相乘的形式,稱為質因數分解。2.將一個數寫成質因數分解時,習慣上將質因數由小寫到大。3.用短除法求質因數分解。 | ||
三 | 0914~0920 | 二、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倍數。2-1最大公因數 | 活動:利用列舉法、質因數分解法或短除法,求兩數的最大公因數。重點:1.在給定兩數所有的公因數中,最大的那個公因數稱為這兩數的最大公因數。2.將兩數的質因數分解中的共同質因數相乘,得到的數就是兩數的最大公因數。3.如果兩數沒有共同的質因數,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是1。 | ||
四 | 0921~0927 | 二、最大公因數及最小公倍數。2-2解題、2-3最小公倍數、2-4解題 | 活動:1.利用找出最大公因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2.利用列舉法、質因數分解法或短除法,求兩數的最小公倍數。重點:如果兩數互質,他們的最小公倍數就等於兩數的乘積。 | ||
五 | 0928~1004 | 三、分數的除法。3-1分數的除法 | 活動:1.熟練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2.理解同分母的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重點:1.分數除法整數的求法。2.同分母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與計算方法。3.同分母分數相除,等於兩分數的分子相除。 | ||
六 | 1005~1011 | 三、分數的除法。3-2解題、3-3乘除互逆 | 活動:1.利用分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2.解決使用未知數符號所列出的兩(或單)步驟算式題問題。3.列出未知數符號的兩(或單)步驟算式。重點:乘數未知、被乘數未知、除數未知、被除數未知算式填充題的意義與解法。 | ||
七 | 1012~1018 | 三、分數的除法。3-4乘法與除法的應用 | 活動:利用分數的乘法與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重點: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及其應用。 | ||
八 | 1019~1025 | 四、比、比值與正比。4-1比和比值、4-2相等的比(1) | 活動:1.利用「:」的符號記錄兩個數量的對等關係。2.理解「比值」的意義。重點:1.比的意義。2.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比來表示兩個數量的關係。3.「a:b」讀做「a比b」,其中a稱為這個比的前項,b稱為這個比的後項,「:」是比的記號。 | ||
九 | 1026~1101 | 四、比、比值與正比。4-3相等的比(2)、4-4解題 | 活動:1.解決含有分數的比的比值問題。活動2.透過整數倍或分數倍的轉換,解決將含有分數的比化成最簡單整數比的問題。重點:1.含有分數的比的比值問題的解法。2.如何透過整數倍或分數倍的轉換,3.解決將含有分數的比化成最簡單整數比的問題。4.利用比的相等來解決日常問題。 | ||
十 | 1102~1108 | 四、比、比值與正比。4-5正比 | 活動:以「兩組數量對應的紀錄表」為基礎,透過「對應項的比較」,掌握兩量的關係認識正比。重點:1.報讀「兩組數量對應的紀錄表」與「兩組數量對應的折線圖」。2.每一欄價錢和杯數所成的比都是相等的比,比值都是50(元/杯)。如此情形為價錢和杯數成正比,關係式可以寫成「價錢=50×杯數」。3.將價錢和杯數畫成折線圖時,折線圖是一條直線,並且延長後會通過左下方的紅點。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09~1115 | 五、圖形的縮放。5-1放大與縮小 | 活動:1.理解放大圖與縮小圖的意義2.計算原圖與放大圖(或縮小圖)的整數倍或分數倍關係。重點:1.放大圖與縮小圖的意義。2.計算原圖與放大圖(或縮小圖)的整數倍或分數倍關係。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十二 | 1116~1122 | 五、圖形的縮放。5-2繪製放大圖與縮小圖、5-3比例尺 | 活動:1.利用與原圖同大的方格紙畫出其放大圖或縮小圖。2.畫出原圖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或正三角形的縮小圖。重點:1.如何在與原圖同大的方格紙畫出其放大圖或縮小圖。2.如何畫出原圖為長方形、直角三角形或正三角形的縮小圖。 | ||
十三 | 1123~1129 | 六、圓形圖。6-1統計圖的用途、6-2繪製圓形圖 | 活動:1.理解圓形圖、長條圖及折線圖的用途。2.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算出部分量占全體量的比率,再依照比率算出圓心角的角度,最後完成圓形圖。重點:1.圓形圖、長條圖及折線圖的用途。2.如何算出部分量占全體量的比率。3.如何依照比率算出圓心角的角度。:如何繪製圓形圖。 | ||
十四 | 1130~1206 | 六、圓形圖。6-2繪製圓形圖、6-3解題 | 活動:1.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算出部分量占全體量的百分率,再依照各項的百分率在圓形圖上做切割,最後完成圓形圖。2.利用圓形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重點:1.如何算出部分量占全體量的百分率。2.如何依照各項的百分率,繪製圓形圖。3.先算出各項目占全部的百分率,算完之後提醒學生檢查總和是不是100%,不滿100%的話,在百分率占最多的項目加1%,再依各項的百分率在圓形圖上做切割,並標記該項目的名稱及百分率。 | ||
十五 | 1207~1213 | 七、小數的除法。7-1小數除以小數、7-2解題 | 活動:1.做小數除以小數的直式計算(商為小數,沒有餘數)。2.應用小數除以小數的計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重點:1.小數除以小數的直式計算的方法。2.先將除數中的小數點劃去變成整數,再按照除數的小數位數移動被除數的小數點。3.商的小數點要與移動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 ||
十六 | 1214~1220 | 七、小數的除法。7-3單位換算 | 活動:1.認識長度單位「台尺」及「公尺」與「台尺」的關係,並運用小數乘除做單位換算。2.認識重量單位「台斤」、「台兩」及「公斤」與「台斤」的關係,並運用小數乘除做單位換算。重點:1.教師解說:公尺、台尺的換算。1公尺≒3.3台尺。2.教師解說:公斤、台兩、台斤的換算。 | ||
十七 | 1221~1227 | 八、正多邊形與圓。8-1正多邊形、8-2圓的周長 | 活動:1.認識正多邊形,並知道正多邊形等邊又等角。2.透過實測活動,認識直徑10公分的圓,並由此算出直徑1公分的圓周長。3.認識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重點:1.正多邊形的意義及其性質2.圓周長的算法。 | ||
十八 | 1228~0103 | 八、正多邊形與圓。8-3圓的面積、8-4扇形的弧長和面積、8-5解題 | 活動:1.運用切割重組,理解圓的面積公式。2.理解扇形弧長意義及其求法與應用。3.理解扇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重點:1.如何將圓切割重組成長方形,藉此求出圓面積。2.圓面積=半徑×半徑×3.14。3.扇形弧長的意義。 | ||
十九 | 0104~0110 | 九、柱體和錐體。 | 活動:1.觀察形體,認識直角柱、直圓柱、正角錐和直圓錐。2.認識直角柱。3.認識直圓柱。重點:1.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複件做出各種形體,透過觀察外觀,認識柱體和錐體。2.柱體根據底面形狀分成直角柱和直圓柱。3.錐體根據底面形狀分成正角錐和直圓錐。4.直角柱的意義與種類。5.從上到下都一樣粗細的立體,兩底面全等且互相平行,底面和每個側面互相垂直,稱為直角柱。 | ||
二十 | 0111~0117 | 九、柱體和錐體。 | 活動:1.觀察形體,認識直角柱、直圓柱、正角錐和直圓錐。2.認識直角柱。3.認識直圓柱。重點:1.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複件做出各種形體,透過觀察外觀,認識柱體和錐體。2.柱體根據底面形狀分成直角柱和直圓柱。3.錐體根據底面形狀分成正角錐和直圓錐。4.直角柱的意義與種類。5.從上到下都一樣粗細的立體,兩底面全等且互相平行,底面和每個側面互相垂直,稱為直角柱。 | ||
二十一 | 0118~0120 | 九、柱體和錐體。 | 活動:1.觀察形體,認識直角柱、直圓柱、正角錐和直圓錐。2.認識直角柱。3.認識直圓柱。重點:1.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複件做出各種形體,透過觀察外觀,認識柱體和錐體。2.柱體根據底面形狀分成直角柱和直圓柱。3.錐體根據底面形狀分成正角錐和直圓錐。4.直角柱的意義與種類。5.從上到下都一樣粗細的立體,兩底面全等且互相平行,底面和每個側面互相垂直,稱為直角柱。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30% (二)平時測驗 10%
(三)學習態度表現 10%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數學平時教學與多元評量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8人 教學省思: 學生在解題上遇到敘述比較長的句子會害怕而算錯,鼓勵學生再多唸幾次題目後解題,提示可以用相等比的概念來解題。整數的比學生比較容易解題。分數比,提示找出兩數的最大公因數相乘化為整數比。小數比先檢視此數為多少分位,0.5:0.35若乘以10,0.35還是小數,學生能推論出一起乘以100才會變成整數而好計算。學生對於乘除互逆的理解需再精熟練習,需要簡化步驟再來解題。取概數到百分位再化為百分率容易出錯,提醒學生先要算到千分位再四捨五入,多練習則有改進。學生會運算短除法解出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但是詢問其質因數為何,有4位學生(1、4、5、6)概念較模糊不清。分數的除法,遇到分母數字相等或相等的兩數相乘,有3位學生(1、2、4)直接約分忘了乘以倒數。對於比的概念有5位學生(1、4、5、6、7)在計算及應用題上還是不大會解題,需要協助釐清概念。學生並非不會運算或理解相關概念,只是在面對題型和課本、習作不同時,無法讀懂題目而寫錯。因此在課堂上可以多讓學生上台練習或小組討論,讓學生看看其他同學是怎麼解題的。 | |
資訊教育融入數學課程 | 運用均一教育平台-小數的除法 |
先由教師解說、板書提示 | 再讓學生練習,教師巡視並個別指導 |
學生上台寫下解題過程 | 寫對的在黑板左邊的榮譽榜記優點 |
書包減重-先測量書包重量 | 計算、記錄書包是否過重與改進措施
|
學生練習分數的除法 | 訂正要求寫清楚過程 並用藍筆打勾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五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康軒版
- 教學者:李秉澔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與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0901~0906 | 一、觀測太陽/會發光發熱的星球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平時測驗 20% 2.習作與作業 2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二 | 0907~0913 | 一、觀測太陽/太陽位置的變化 | ||
三 | 0914~0920 | 一、觀測太陽/太陽位置的變化 | ||
四 | 0921~0927 | 一、觀測太陽/太陽位置的變化/太陽與生活 | ||
五 | 0928~1004 | 一、觀測太陽/太陽與生活 | ||
六 | 1005~1011 | 二、植物世界面面觀/植物根、莖、葉的功能 | ||
七 | 1012~1018 | 二、植物世界面面觀/植物根、莖、葉的功能 | ||
八 | 1019~1025 | 二、植物世界面面觀/植物的繁殖 | ||
九 | 1026~1101 | 二、植物世界面面觀/植物的繁殖 | ||
十 | 1102~1108 | 二、植物世界面面觀/植物的分類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09~1115 | 三、水溶液/溶解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平時測驗 20% 2.習作與作業 2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十二 | 1116~1122 | 三、水溶液/水溶液的酸鹼性 | ||
十三 | 1123~1129 | 三、水溶液/水溶液的酸鹼性 | ||
十四 | 1130~1206 | 三、水溶液/水溶液的酸鹼性 | ||
十五 | 1207~1213 | 三、水溶液/水溶液的導電性 | ||
十六 | 1214~1220 | 四、力與運動/力的作用 | ||
十七 | 1221~1227 | 四、力與運動/力的作用 | ||
十八 | 1228~0103 | 四、力與運動/力的作用 | ||
十九 | 0104~0110 | 四、力與運動/物體運動的快慢 | ||
二十 | 0111~0117 | 四、力與運動/摩擦力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20% (二)平時測驗 20%
(三)學習態度表現 10%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多元評量規劃表】
評量方式 | 評量方式說明 | 評量活動舉例 |
(一)鑑賞 | 就學生由資料或活動中之鑑賞領悟情形考查之。 | 1.給予同儕作品表現之評價 2.其他 |
(二)晤談 | 就學生與教師晤談過程,了解學生反應情形考查之。 | 1.口頭回答 2.口試 3.其他 |
(三)報告 | 就學生閱讀、觀察、實驗、調查等所得結果之書面或口頭報告考查之。 | 1.閱讀圖表說出圖意 2.調查報告書 3.觀察記錄 4.其他 |
(四)表演 | 就學生之表演活動考查之。 | 1.以戲劇、歌唱、律動等多元型式,呈現學習成果。 2.其他 |
(五)實作 | 就學生之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等行為表現考查之。 | 1.繪製圖、表、畫 2.製作模型 3.踏查、訪問等 4.其他 |
(六)資料蒐集整理 | 資料蒐集整理:就學生對資料之蒐集、整理、分析及應用等活動以學習成長檔案呈現考查之。 | 1.上網蒐集資料 2.學習資料之檔案彙整 3.其他 |
(七)設計製作 | 就學生之創作過程及實際表現考查之。 | 1.學習資料或作業的整理或設計 2.其他 |
(八)作業 | 就學生各種習作簿考查之。 | 1.習作 2.回家功課 3.學習單 4.其他 |
(九)紙筆測驗 | 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所自編之測驗考查之。 | 1.定期成績考查試卷 2.平時小考試卷或學習回饋 3.其他 |
(十)實踐 | 就學生之日常行為表現考查之。 | 1.學生能運用所學於生活中例如:學生運用繪製地圖之能力,繪製出一張從家裡到學校的路線圖。 2.其他 |
(十一)其他 | 除上列所列之評量方式外,其他適用於教學內容或活動中之評量方式。 | 1.學習態度(學生學習參與度、合作表現等等) 2.檔案評量 3.其他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多元評量自然課程實驗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金岳國小 活動名稱:酸鹼大作戰 辦理日期:103年12月01日 舉辦地點:五忠教室 參加對象:五忠學生,8人 活動簡述說明:利用生活的食材來驗證酸鹼的狀態,可以了解水的酸鹼度 | |
滴入紫色高麗菜汁,發現到什麼了嗎? | 開始實驗 |
製作高麗菜汁 | 動手做做看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教學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南一版
- 教學者:莊志強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與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09.01-09.06 | 一、海洋中的臺灣 第1課、我們的臺灣 | 一、定期評量: 1.統一紙筆測驗
二、平時評量 1.平時測驗 40% 2.習作與作業 30% 3. 學習態度表現30% |
二 | 09.07-09.13 | 一、海洋中的臺灣 第1課、我們的臺灣 | ||
三 | 09.14-09.20 | 一、海洋中的臺灣 第2課海洋與臺灣+社會放大鏡、海洋文化藝術館一日遊 | ||
四 | 09.21-09.27 | 二、富饒的臺灣 第1課、臺灣的地形 | ||
五 | 09.28-10.04 | 二、富饒的臺灣 第2課、臺灣的氣候 | ||
六 | 10.05-10.11 | 二、富饒的臺灣 第3課、臺灣的自然環境資源 | ||
七 | 10.12-10.18 | 二、富饒的臺灣社會放大鏡、墾丁「嬉」遊記 | ||
八 | 10.19-10.25 | 三、臺灣史話 第1課、早期的臺灣名稱與歷史發展 | ||
九 | 10.26-11.01 | 三、臺灣史話第 2課、臺灣的歷史與教育措施 | ||
十 | 11.02-11.08 | 三、臺灣史話社會放大鏡、拜訪「全臺首學」─孔廟之旅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09-11.15 | 四、臺灣的城與鄉 第1課、臺灣的城鄉變化 | |
十二 | 11.16-11.22 | 四、臺灣的城與鄉 第1課、臺灣的城鄉變化 | ||
十三 | 11.23-11.29 | 四、臺灣的城鄉發展 第2課、現代臺灣的城鄉風貌 | ||
十四 | 11.30-12.06 | 四、臺灣的城鄉發展 社會放大鏡、小娟的鄉村生活體驗 | ||
十五 | 12.07-12.13 | 五、臺灣城的交通 第1課、各時期的交通運輸 |
1.統一紙筆測驗
二、平時評量 1.平時測驗 40% 2.習作與作業 30% 3. 學習態度表現30% 結業式 | |
十六 | 12.14-12.20 | 五、臺灣的交通 第2課、臺灣交通向前行 | ||
十七 | 12.21-12.27 | 五、臺灣的交通 社會放大鏡、看臺灣百年鐵道發展 | ||
十八 | 12.28-01.03 | 六、臺灣的經濟 第1課、臺灣各時期的經濟發展 | ||
十九 | 01.04-01.10 | 六、臺灣的經濟 第2課、臺灣經濟向前看 | ||
二十 | 01.11-01.17 | 六、臺灣的經濟 社會放大鏡、騎上國際舞臺的臺灣鐵馬 | ||
二十一 | 01.18-01.20 | 六、臺灣的經濟 社會放大鏡、騎上國際舞臺的臺灣鐵馬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50% (二)平時測驗(含相關多元評量)50%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五年級社會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台灣城與鄉 參加對象:五忠學生,8人 教學內容: 將第四單元的第一節「城鄉變化」上完之後,檢驗學生統整與歸納的能力,利用表格讓學生再次從課本中歸納課本的重點。把班上分為二組,一起合作製作,製作完之後,學生發表自己的成果,然後兩組互為評分,並點出他組非常棒的地方以及錯誤的地方。 教學省思: 以往在單元結束之後,學生都還不知道整課的重點,概念有些多,學生不好歸納,藉由此分組畫表格方式,讓學生自我學習如何歸納找重點,在由同儕間的學習驅動團隊,了解團體合作的重要學習溝通方式,在點出他組的優缺點時,又再次對課文的重點重新理解與記憶。我覺得學生應該很有成就感的。 | |
各組閱讀課文歸類重點 | 學生分組報告自己的重點 |
分組互為評點作品 | 寫出對他組的優缺點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翰林版
- 教學者:陳佩歆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 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 |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0901~0906 | 一、一億以內的數。1-1十萬以內的數 1-2五位數的加減 | 活動:1.透過點數萬,建立10萬以內的數量概念。2.透過聚化在位值表表徵10萬以內的數。3.認識10萬以內每個位值所代表的數值。 4.能比較五位數的大小。5.解決五位數加法及減法問題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二 | 0907~0913 | 一、一億以內的數。1-3以萬為單位的數。 1-4一億以內的數。 | 活動:1.認識一的家族和萬的家族。2.一億以內的數的聽說讀寫。3.透過聚,在位值表上表徵一億以內的數。4.一億以內的聽說讀寫5.一億以內的數比大小。 | ||
三 | 0914~0920 | 二、乘法。 2-1乘數為一位數的乘法 2-2乘數為二位數的乘法 | 活動:1.解決四位數x一位數的問題。2.解決一位數x二位數的問題。3.解決二位數x二位數的問題。4.解決三位數x二位數的問題。 | ||
四 | 0921~0927 | 二、乘法。 2-3乘數為三位數的乘法。 三、角度 | 活動:1解決一位數x三位數的問題。2.解決二位數x三位數的問題。3.解決二位數x整百的問題。 活動:1.認識量角器的構造及刻度結構。2.用量角器測量三角板的角。3.認識銳角及鈍角4.使用量角器畫出指定的角度 | ||
五 | 0928~1004 | 三、角度。 | 活動:1.解決的角合成問題。2.認識平角3.解決角的分解問題4.解決兩角合成超過180度的問題5.觀察時鐘上指針轉動認識旋轉角。6.認識順時針與逆時針方向的旋轉角7計算鐘面上兩刻度間的角度8.透過操作認識平角與周角 | ||
六 | 1005~1011 | 四、除法。 | 活動:1.解決四位數除以一位數,商為四位數或三位數的問題。2.解決二位數除以整十的問題。3.解決二位數除以二位數的問題。4. 解決二位數除以二位數估商 | ||
七 | 1012~1018 |
4-3三位數除以二位數 | 活動:1.解決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商為二位數的問題2.解決三位數除以二位數,商為一位數的問題3.解決有餘數,商要加1的問題。 | ||
八 | 1019~1025 | 四、除法 五、兩個單位的計算 | 活動:1. 解決連除的兩步驟問題。2.解決乘除兩步驟問題。3.公尺公分複名數單位的加減法問題。4. 公尺公分複名數單位的乘法問題。 | ||
九 | 1026~1101 | 五、兩個單位的計算 | 活動:1. 公升毫升複名數單位的加減法問題2.公升毫升複名數單位的乘法問題。3. 公斤公克複名數單位的加減法問題4.公斤公克複名數單位的乘法問題。 | ||
十 | 1102~1108 | 綜合應用(一) | 活動:1.解決生活中旋轉角問題。2.解決生活中大數比較和計算問題。3.解決生活中複名數單位的問題。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09~1115 | 六、整數四則運算 | 活動:1.理解算式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時,要從左往右算2.能左至右解決加減併式計算3.能由左至右解決乘除併式計算4.理解算式中先算乘再算加減的規則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十二 | 1116~1122 | 六、整數四則運算 | 活動:1. 理解算式中先算除再算加減的規則2.用無括號併式紀錄加減與除混合的兩步驟解題3.加除混合減除的計算4.用有括號的併式紀錄加減混合的兩步驟問題 | ||
十三 | 1123~1129 | 六、整數四則運算。6-5有括號的加減與乘除併式 | 活動:1.用有括號的併式紀錄減、乘混合兩步驟問題。2. 用有括號的併式紀錄加、除混合兩步驟問題3.有括號的加減與乘除併式計算 | ||
十四 | 1130~1206 | 七、公里 | 活動:1.知道公里為測量比較常的距離2.用校園建築物培養公里的量感3.公里公尺的化聚活動4.長度比較5.以「公里」為單位的加減問題6.以「公里」為單位的乘除法問題 | ||
十五 | 1207~1213 | 七、公里 | 活動:1.公里與公尺複名數加減法問題2.公里與公尺複名數乘除法問題3.在練續量情境中認識帶分數4.在離散量情境中認識帶分數5.以公尺為單位認識帶分數。 | ||
十六 | 1214~1220 | 八、分數 | 活動:1.知道整數是若干個單位分數2.知道帶分數是若干個單位分數3.計算帶分數是若干個單位分數4.用除法將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5.將簡單分數標記在數線上6.帶分數的大小比較7.假分數與帶分數的大小比較 | ||
十七 | 1221~1227 | 八、分數 | 活動:1.帶分數+帶分數(和是帶分數或整數或和的分數部分是假分數)計算2.帶分數-帶分數(不退位及退位)3.整數-真分數(退位)4.假分數-帶分數5.解決真分數整數倍的問題6.解決假分數整數倍的問題7.分數乘法計算的技巧(分母與整數相同時,分子就是答案)8. 分數乘法計算的技巧(計算帶分數的整數倍,先算整數部分,在算分數部分,最後將兩個結果合起來) | ||
十八 | 1228~0103 | 八、分數 | 活動:1. 知比較量與被比較量,求差的題型2.已知減數與差,求被減數的題型3.先加減兩步驟的題型4.先乘後加兩步驟題型5.認識1/10、1/100與0.1、0.01的關係6.認識10個0.01記法與讀法7.在數線上認識0.01~0.1。8.兩位小數的化聚 | ||
十九 | 0104~0110 | 九、小數 9-3小數的加法 | 活動:1.以二位小數表示公尺公分的關係2.用小數表示公尺公分的化聚 3.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4.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連續進位的加法 | ||
二十 | 0111~0117 | 九、小數 十、體積 | 活動:1.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減法2.一位小數或整數減二位小數。3.認識體積4.兩物體積直接比較,了解比較重的東西體積不一定比較大5.用相同大小積木排出無空隙的形體 | ||
二十一 | 0118~0120 | 十、體積 10-2立方公分 綜合與應用(二) | 活動:1.認識立方公分2.體積的合成3.體積的大小比較4點數體積的大小5.用併式算出水果的數量6.解決生活中公里問題7.解決小數分數互換的情境問題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30% (二)平時測驗 10%
(三)學習態度表現 10%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四年級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 四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數學平時教學與多元評量 參加對象:四忠學生,10人 教學省思:
| |
資訊教育融入數學課程-運用均一平台 | 教師切分蛋糕-分數 |
學生切分蛋糕-分數 | 實際測量書包重量,培養重量量感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四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四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康軒版
- 教學者:陳佩歆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 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 |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0901~0906 | 親近大自然/一、大地巨人 | 1.閱讀段落或文章之後,檢查自己有沒有讀懂,有沒有困難。圈出不懂的字詞句。2.評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並作記號。3.小組分享發表解決不懂的方法(運用學過的策略)。4.學生自我檢視,練習把理解到的意義,放入句子中檢視語意是否通順。5.經由老師的引導示範及團體討論過程中,練習針對使用的方法進行評估。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二 | 0907~0913 | 親近大自然/二、阿里山上看日出 | 1.運用注音符號,找出本課的多音字及用法。2.進行高山青歌曲欣賞、聆聽故事的活動,利用視聽媒體或朗誦的方式,體驗景觀之美。3.了解寫景遊記的敘述手法,感受阿里山日出和雲海之 美,以及觀景者的心情。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5.練習用「像……又像……更像」的敘述方式。6.想像力練習,運用感官體驗的心得,仿寫「譬喻」、「頂真」修辭的句子。7.進行「私房景點大公開」的活動,介紹一處值得大家前往觀賞的景點。 | ||
三 | 0914~0920 | 親近大自然/三、秋色入山林 | 1.運用注音符號,將形近字作統整練習。2.進行「鳥」自然樂章、聆聽故事的活動,利用視聽媒體或朗誦的方式,體驗山林之美。3.學習寫景、寫物的敘述手法,感受秋天的山林與湖畔之美,並體驗與自然為伍的樂趣。4.運用注音符號,找出本課的多音字及用法。5.練習使用適切的形容詞,描繪事物的特色。6.練習寫景遊記,透過感官體驗與心情的感受,描寫景物的特色。7.美讀課文,讀出山林的幽靜與平靜的心情。 | ||
四 | 0921~0927 | 統整活動一 閱讀開門一/種樹的人 | 1.教師請學生先說一說自己所知道的朗讀技巧。2.請學生讀出朗讀要點的開頭,再分成兩組讀出人物對話,逐項討論與分析。3.請學生根據前三個要點,練習朗讀該項要點所提出的課文語句。4.提供學生朗讀符號表參考,並討論各個符號代表的意思。5.指導學生在短文的句子旁,標記朗讀符號,並試著自己小聲的朗讀一次。6.鼓勵學生勇敢的大聲朗讀,並給予讚美或進行修正。7.將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分別讀出第一和第二個人物對話,再進行審題活動的分析與討論。8.教師提出相似的題目,讓學生舉一反三,做出適切的審題活動。 | ||
五 | 0928~1004 | 人物寫真/四、永遠的馬偕 | 1.利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認識人物傳記。2.仔細聆聽人物傳記。3.聽懂人物生平事蹟的重點。4.分辨部首偏旁類似的形近字。5.讀懂課題永遠的馬偕含義。6.運用適當的詞語表達想法。7.討論發表學習本課之後的心得。 | ||
六 | 1005~1011 | 人物寫真/五、海倫凱勒的奇蹟 | 1.利用注音符號,幫助理解難詞。2.記住聆聽的內容,並回答問題。3.以「名人奮鬥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三分鐘演講。4.注意偏旁的變化,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5.讀出海倫‧凱勒故事的脈絡和重點。6.學習觀察記錄生活周圍事物的方法。7.主動閱讀名人奮鬥的故事,並能摘要重點。 | ||
七 | 1012~1018 | 人物寫真/六、讀書報告-林書豪的故事 | 1.能運用注音符號閱讀人物傳記。2.能專心聆聽本課教材,理解聆聽內容。3.能說出人物傳記的內容概要。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5.學習讀書報告的寫作方式。6.學習運用適當詞語書寫讀後心得。7.根據閱讀經驗,分享讀後心得。 | ||
八 | 1019~1025 | 人物寫真/七、攀登生命的高峰 | 1.利用注音符號,重點記下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經過,並與同學分享。2.仔細聆聽同學分享事例,並摘要說出同學的報告重點。3.熟練運用字(詞)典並查出詞語意思,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4.練習描述面對困難時,心情轉折的過程。5.藉著勇往直前追夢的過程,體認課文中面對困難的勇氣與決心。6.配合說話教學,描述事物處理的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 ||
九 | 1026~1101 | 統整活動二 | 1.請學生回想曾讀過哪些人物傳記,並想一想這些人物傳記有什麼特色?2.指導學生閱讀人物傳記的精采片段。3.引導學生閱讀「寫作指導」的說明,透過一步步的引導,思考如何為自己的文章取材。4.指導學生訂定寫作主題、蒐集文章材料。5.分組討論文章架構,將材料細節組織在文章中,最後進行口頭或書面發表。 | ||
十 | 1102~1108 | 統整活動二 | 1.請學生回想曾讀過哪些人物傳記,並想一想這些人物傳記有什麼特色?2.指導學生閱讀人物傳記的精采片段。3.引導學生閱讀「寫作指導」的說明,透過一步步的引導,思考如何為自己的文章取材。4.指導學生訂定寫作主題、蒐集文章材料。5.分組討論文章架構,將材料細節組織在文章中,最後進行口頭或書面發表。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09~1115 | 世界風情/八、美味的一堂課 | 1.能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文章。2.能認真聆聽同學分享自己和家人或朋友吃美食的經驗。3.能閱讀有關介紹美食的文章。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5.能了解文章結構並寫出段落大意。6.能運用「沒想到…竟然…」對比手法來敘述強調的事情。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十二 | 1116~1122 | 世界風情/九、走進蒙古包 | 1.能應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本課生字及新詞。2.聆聽敕勒川網路音訊教學,並記住要點。3.閱讀蒙古或其他地區風情有關的文章,了解當地特色。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5.美讀課文,用適當的語調,讀出旅遊所見的驚奇、讚嘆之情。6.練習擴寫句子,習寫加上時間、形容詞、動作描述的句子。 | ||
十三 | 1123~1129 | 世界風情/十、建築界的長頸鹿 | 1.能利用注音符號,閱讀高樓建築的報導或文章。2.能專心聆聽,回答老師提問。3.能口述課文每棟高樓建築的外型特色。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5.能以「總分總」結構習寫說明文。6.能重組文句並正確應用標點符號 | ||
十四 | 1130~1206 | 閱讀開門二/沙漠之舟-駱駝 | 1.閱讀段落或文章之後,檢查自己有沒有讀懂,有沒有困難。圈出不懂的字詞句。2.評估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並作記號。3.小組分享發表解決不懂的方法(運用學過的策略)。4.學生自我檢視,練習把理解到的意義,放入句子中檢視語意是否通順。5.經由老師的引導示範及團體討論過程中,練習針對使用的方法進行評估。 | ||
十五 | 1207~1213 | 閱讀天地/十一、水果們的晚會 | 1.能認真聆聽楊喚的詩歌,體會詩歌的趣味與想像。2.認識本課詞語、語句,理解水果們的晚會的內容。3.主動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詩歌,並與同學分享。4.能分享對詩歌的詮釋,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5.能蒐集相關的詩歌,整理喜歡的原因,與同學分享,並累積寫作的材料。6.閱讀詩人楊喚的作品,感受詩人的童心與想像。 | ||
十六 | 1214~1220 | 閱讀天地/十二、兩兄弟 | 1.能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整理歸納。2.能專心聆聽故事,聽懂故事的內容與表達的技巧。3.能複述整個故事重點,說出起因、經過、結果。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利用相似部件辨識同音字,並習寫本課生字、詞語。5.閱讀故事後,比較人物的遭遇,透過自己提問方式,推測作者評價,評價人物性格。6.以上下文閱讀推論的方式辨識詞語的多義性 | ||
十七 | 1221~1227 | 閱讀天地/茶山裡的畫家 | 1.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本課生字及新詞。2.能專心聆聽課文「茶山裡的畫家」,理解故事中畫家與男孩之間的互動。3.能觀察課本插圖,概要說出課文內容重點。4.能分辨本課多音字(露、調、養)的意義及用法。5.能仔細揣摩課文描寫景物、心情的文字,並用正確的語氣朗讀出來。6.蒐集相關寫作材料,運用遠觀、近看、重點觀察等不同的角度寫作。 | ||
十八 | 1228~0103 | 閱讀天地/十四、完璧歸趙 | 1.能美讀課文,以適當的語氣讀出。2.能專心聆聽同學誦讀「完璧歸趙」故事,練習聽的專注力。3.進行劇本演出,說話對白自然流利,配合情境表演。4.能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5.主動擴大閱讀劇本或歷史故事相關的典故,並理解內容。6.練習透過對話、動作,習寫劇本人物心情、個性的描寫。 | ||
十九 | 0104~0110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教師請學生找到第十四課完璧歸趙,說一說對劇本的認知,劇本需具備哪些形式。2.請學生先朗讀本題的四個小標,檢視和自己的認知有何異同。(1)內容必須適合演出(2)情節要有高潮起伏(3)語言、動作符合人物的身分和個性(4)「舞臺提示」要明確清楚3.教師先請學生先讀例句中的前二句,說出不同的地方。4.教師解說:第二句加入了許多顏色摹寫,讀者透過文字感受到日出多層變換的美景。5.指名學生朗讀顏色描寫的句子,體會加上顏色和形容詞使文句生動的妙處。6.師生一起把語言對話、動作心理描寫的句子,依照相互比較法 | ||
二十 | 0111~0117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指導學生培養閱讀小說的習慣。 | ||
二十一 | 0118~0120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引導學生了解讀書筆記的形式,學習做讀書筆記。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30% (二)平時測驗 10%
(三)學習態度表現 10%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四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國語多元評量 參加對象:四忠學生,10人 教學省思: 國語課以多元方式呈現,平時利用朗誦課文讓學生深刻進入課文內容,配合閱讀相關故事,累積文意理解能力,語詞辨析能力、大意理解等,評量方式用口頭問答來檢視學生即時的學習狀況、習作評量、活動學習單或是讀書報告透過蒐集資料培養小組合作的能力等方式等來作為多元評量。 | |
撰寫活動學習單 | 學生分享課文相關故事 |
學習上台分享心得 | 學生小組合作表演出詞語解釋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三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三年級
數學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部編版
- 教學者:羅志文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 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 |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9/1 ~ 9/5 | 一、數線1-1認識數線1-2在數線上做加減 | 活動一:認識數線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二 | 9/8 ~ 9/12 | 一、數線 1-3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1-4數間隔練習園地 | 活動一: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 | ||
三 | 9/15 ~ 9/19 | 二、10000以內的數 2-1幾千幾百幾十幾 | 活動一:幾千幾百幾十幾 | ||
四 | 9/22 ~ 9/26 | 二、10000以內的數 2-2數的大小比較2-3加一 | 活動一:數的大小比較 | ||
五 | 9/29 ~ 10/3 | 二、10000以內的數2-4加十、加百2-5用錢練習園地 | 活動一:加十、加百 | ||
六 | 10/6 ~ 10/10 | 三、圓和角 3-1圓心、半徑、直徑3-2圓規 | 活動一:圓心、半徑、直徑 | ||
七 | 10/13 ~ 10/17 | 三、圓和角 3-3角3-4直角練習園地 | 活動一:角 | ||
八 | 10/20 ~ 10/24 | 四、10000以內的加減 4-1百位進千位的加法4-2三次進位的加法4-3二次退位的減法 | 活動一:百位進千位的加法 | ||
九 | 10/27 ~ 10/31 | 四、10000以內的加減 4-4加與減4-5估算4-6加減併式練習園地 | 活動一:加與減 | ||
十 | 11/3 ~ 11/7 | 綜合與應用(一) 1.布題1 2. 布題2 3. 布題3 | 活動一:布題1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10 ~ 11/14 | 五、乘法 5-1十、百、千的乘法5-2不進位乘法 | 活動一:十、百、千的乘法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十二 | 11/17 ~ 11/21 | 五、 乘法5-3進位乘法5-4 解題練習園地 | 活動一:進位乘法 | ||
十三 | 11/24 ~ 11/28 | 六、公升和毫升 6-1 認識毫升6-2 認識公升 | 活動一:認識毫升 | ||
十四 | 12/1 ~ 12/5 | 六、 公升和毫升 6-3 單位換算和比較6-4 解題練習園地 | 活動一:單位換算和比較 | ||
十五 | 12/8 ~ 12/12 | 七、除法 7-1 認識除法算式7-2除法與倍數 | 活動一:認識除法算式 | ||
十六 | 12/15 ~ 12/19 | 七、除法 7-3解題7-4乘與除練習園地 | 活動一:解題 | ||
十七 | 12/22 ~ 12/26 | 八、有餘數的 除法 8-1 除法直式8-2 餘數的規則 | 活動一:除法直式 | ||
十八 | 12/29 ~ 1/2 | 八、有餘數的除法 8-3解題練習園地 | 活動一:解題 | ||
十九 | 1/5 ~ 1/9 | 九、分數 9-1認識分數9-21是四分之幾 | 活動一:認識分數 | ||
二十 | 1/12 ~ 1/16 | 第九章分數 9-3分數的大小比較9-4解題 | 活動一:分數的大小比較 | ||
二十一 | 1/19 ~ 1/20 | 綜合與應用(二) 1.布題1 2.布題2 3.布題3 4.布題4 5.布題5 6.布題6 | 活動一:布題1 |
<span style="font-family:標楷體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三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三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康軒版
- 教學者:羅志文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 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 |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9/01-9/05 | 單元主題引導(1) 一、爸爸的相簿(5) | 【一、爸爸的相簿】 1.學生利用注音符號,拼讀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2.指導學生能結合多媒體資源,提升聆聽的能 力,以提高學習興趣。 3.指導學生能用完整的句子說出相片的內容。 4.指導學生能利用課文中的新詞造句。 5.閱讀詩歌,感受自己的成長轉變。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二 | 9/08-9/12 | 一、爸爸的相簿(1) 二、長大這件事(4) | 【一、爸爸的相簿】 1.指導學生嘗試把自己長大的改變和想法寫出 來。 【二、長大這件事】 1.指導學生利用注音符號輔助認識形近字與多音 字 2.指導學生能結合多媒體資源,提升聆聽的能 力,以提高學習興趣。 3.指導學生連繫生活經驗說出自己所想表達的意 思。 4.指導學生利用課文中的新詞造句。 | ||
三 | 9/15-9/19 | 二、長大這件事(2) 三、老寶貝(4) | 【二、長大這件事】 1.指導學生理解內容大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感情。 2.學生運用簡單時序整理日常生活中的資料,記 錄成長中的趣事。 【三、老寶貝】 1.指導學生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的理解。 2.指導學生仔細聆聽同學分享與長輩互動的事 例,並說出同學報告的要點。 3.學生講述一則與「與長輩互動」有關的經驗。 4.指導學生使用字(詞)典查出詞語,訓練自行識字的能力。 | ||
四 | 9/22-9/26 | 三、老寶貝(2) 四、辦桌(4) | 【三、老寶貝】 1.學生學會判斷句子中多餘的字詞。 2.指導學生配合說話教學,寫出「與長輩相處」的經驗,並與同學分享。 【四、辦桌】 1.指導學生利用注音符號,寫出完整的句子。 2.指導學生能將自己的感受,清楚的說出來和大家分享。 3.學生能配合嘆詞,用適當的語氣念出課文。 4.指導學生能分辨近義詞,並能正確使用。 | ||
五 | 9/29-10/03 | 四、辦桌(2) 統整活動一(4) | 【四、辦桌】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辦桌文化的起因和蘊含的情感內涵。 2.指導學生認識不同性質的文字特點——敘述四要素。 【統整活動一】 1.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語句,了解語句的意思,認識標點符號的作用。 2.教師說明使用夾注號、連接號的作用。 3.教師讓學生發揮想像力,說一說夾注號像什麼,連接號像什麼。 4.教師說明例句,讓學生清楚區分夾注號、連接號使用上的差異。 5.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第四課習作第五大題。 | ||
六 | 10/06-10/10 | 統整活動一(2) 閱讀開門一 傘(3) | 【統整活動一】 1.指導學生先讀出短文。 2.教師說明四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和事情。 3.教師再以課文為例,指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敘述四要素。 【閱讀開門一、傘】 1.請學生連結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知道有關於傘的認知。 3.瀏覽文章,學生一邊瀏覽一邊用筆標示自己預測正確的部分。 4.請學生小組討論並發表:自己如何做預測,預測結果和文章內容有什麼異同。 | ||
七 | 10/13-10/17 | 單元主題引導(1)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5) |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1.指導學生利用注音符號,閱讀創意和發明的故事。 2.學生仔細聆聽同學發表創意和發明的故事。 3.指導學生說出自己運用創意,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生能認真辨認字的部件,寫出正確的字。 5.指導學生閱讀適合自己程度的科普書籍。 | ||
八 | 10/20-10/24 |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1) 六、不一樣的捷運站(5) | 【五、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1.學生寫出創意發明的想像作文。 【六、不一樣的捷運站】 1. 指導學生利用注音符號,閱讀介紹創作藝術的書籍或相關資料。 2.指導學生喜歡聆聽他人報告創作藝術的特色與收穫。 3.學生清楚報告創作藝術參觀內容和收穫。 4.指導學生學習從字(詞)典中選取正確的字義。 5.指導學生主動閱讀介紹有關國內外創作藝術的資料。 | ||
九 | 10/27-10/31 | 六、不一樣的捷運站(1) 七、馬太鞍的巴拉告(5) | 【六、不一樣的捷運站】 1.指導學生學習並列式的文章結構。 【七、馬太鞍的巴拉告】 1.指導學生能利用注音符號輔助閱讀,認識不同的文化。 2.指導學生能聽懂「巴拉告」具有生態環保概念。 3.學生能簡述學習本課之後的心得。 4.學生運用歸類的方式,統整字的部件,學習識字。 5.指導學生能從文章中找到訊息,理解文意。 | ||
十 | 11/03-11/07 | 七、馬太鞍的巴拉告(1) 統整活動二(4) | 【七、馬太鞍的巴拉告】 1.指導學生認識「說明」的表述方式。 【統整活動二】 1.指導學生認識自然段的形式。 2.指導學生閱讀第五課課文後找到 自然段。 3.將自然段按順序寫上編號。 4.指導學生了解第五課的文章內容先寫什麼(開頭),再寫什麼(正文) , 最後寫什麼(結尾)。 5.將第五課劃分為三個意義段。 6.指導學生了解意義段是根據文章內容來劃分的。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10-11/14 | 統整活動二(2) 單元主題引導(1) 八、淡水小鎮(3) | 【統整活動二】 1.說明擴寫的定義。 2.指導擴寫的原則。 3.比較擴寫前後的句子有什麼不同? 4.配合第七課習作第五大題進行練習。 【八、淡水小鎮】 1.運用注音符號,閱讀報導家鄉的書籍和資料。 2.能安靜的聆聽同學分享參觀旅遊的經驗。 3.能表達珍惜自然景觀的行為,並體悟人文環境中特殊的意義。 4.辨認所學的字中,有「食」、「水」、「心」、「手」部,部首變形的字。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十二 | 11/17-11/21 | 八、淡水小鎮(3) 九、回到鹿港(3) | 【八、淡水小鎮】 1.指導學生能辨認意思相近的詞語,並讀懂內容所指的生態環境。 2.指導學生能觀察周圍環境,發揮想像力,寫出優美的句子。 【九、回到鹿港】 1.指導學生運用注音符號,查尋閱讀臺灣古蹟名勝的書籍和資料。 2.聆聽同學介紹網路的旅遊資料與相關訊息。 3.能清楚明白的介紹鹿港的名勝古蹟、建築或小吃。 4.指導學生歸納本課生字的結構(分成左右、上下的字)。 | ||
十三 | 11/24-11/28 | 九、回到鹿港(3) 十、參觀安平古堡(3) | 【九、回到鹿港】 1.指導學生閱讀與臺灣名勝古蹟相關的文章或書籍。 2.學生能觀察周圍環境,蒐集合適的資料,完整寫出自己的想法。 【十、參觀安平古堡】 1.運用注音符號,查尋介紹名勝古蹟的書籍和資料。 2.能聽懂教師朗讀文章的內容與主旨。 3.能表達珍惜古蹟建築的行為,並體悟古人的智慧與情感。 4.學習從字(詞)典中選取正確的詞義。 | ||
十四 | 12/01-12/05 | 十、參觀安平古堡(3) 十一、聽神木說話(3) | 【十、參觀安平古堡】 1.閱讀不同文體,以各種表述方式介紹古蹟名勝的相關文章。 2.學生能觀察周圍環境,蒐集合適的資料,完整寫出自己的想法。 【十一、聽神木說話】 1.運用注音符號,查尋、閱讀國家公園景物的書籍和資料。 2.能聆聽並理解介紹動、植物的相關書籍和文章。 3能表達珍惜自然景觀的行為,並體悟環境中一草一木的可貴。 4.找出所學的字中,有「宀」部、「言」部部首的字。 | ||
十五 | 12/08-12/12 | 十一、聽神木說話(3) 統整活動三(3) | 【十一、聽神木說話】 1閱讀國家公園相關的文章,並讀懂內容所指的生態環境。 2.指導學生能觀察周圍環境,蒐集合適的資料,完整寫出自己的想法。 【統整活動三】 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例句。 2.指導學生安靜聆聽教師的引導,刪去比喻、形容詞或刪去例子、將同類合併,逐步讓句子更精簡。 3.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原句與縮句的差異,並說出自己的看法。 | ||
十六 | 12/15-12/19 | 統整活動三(3) 閱讀開門二 白鶴的禮物(3) | 【統整活動三】 1.教師揭示統整活動內容,請學生默讀「學習炸薯條」文章。 2.教師引導學生指出閱讀內容的重點。 3.教師引導學生指出敘事的重點描寫。 【閱讀開門二、白鶴的禮物】 1.學生連結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對送禮物的看法。 2.引導學生依課文的題目,猜測與「白鶴的禮物」有關的內容,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 3.學生分享預測內容,並記錄原因。 4.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後發表:自己如何做預測,預測結果和文章內容可能有哪些異同。 | ||
十七 | 12/22-12/26 | 單元主題引導(1) 十二、文字變變變(5) | 【十二、文字變變變】 1.利用注音符號,拼讀以文字為主題的趣味童詩。 2.引導學生聽出教師美讀課文的語調變化。 3.能清楚說出分段大意、全文大意。 4.引導學生將兩個部件組合成不同的字。 5.學生閱讀與文字變化有關的故事或詩歌。 | ||
十八 | 12/29-1/02 | 十二、文字變變變(1) 十三、數字好好玩(4) | 【十二、文字變變變】 1.引導學生能根據情境寫出適當的動詞與副詞。 【十三、數字好好玩】 1.能利用注音符號,自行閱讀成語故事。 2.記住聆聽的內容,並回答問題。 3能用正確流利、生動具體的方式表演對口相聲。 4.運用花瓣造字的方式,歸類統整字的部件,辨識形近字。 | ||
十九 | 1/05-1/09 | 十三、數字好好玩(2)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4) | 【十三、數字好好玩】 1.練習針對事物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幫助理解課文。 2.辨認數字詞語使用的適當時機和正確用法。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1.利用注音符號,廣泛閱讀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整理歸納。 2.認真聆聽同學描述事件的內容,理解事情的順序。 3.生動流利的說出故事內容,並簡述聽過故事之後的聯想。 4.運用歸類的方式,辨識形近字。 | ||
二十 | 1/12-1/16 |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2) 統整活動四(3) | 【十四、神射手與賣油翁】 1.閱讀故事後,透過自己的提問歸納文章主旨。 2.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完成「我的○○」的篇章寫作。 【統整活動四】 1.指導學生以找中心句的方式,找出段落大意。中心句亦稱主題句,就是最能代表這一段內容的句子。 2.指導學生讀一讀段落的句子,再使用畫線策略,圈出段落中重要的關鍵詞語(句子的頭和身體)。 3.利用縮寫的方式找出段落大意。亦即利用之前學過縮句的方法,先將句子縮短。指導學生縮寫句子時,可以用刪除法,亦即先刪除不重要的詞語。 4.請學生讀一讀其他段落,學習用上面的方法,自行找出段落大意。 | ||
二十一 | 1/19-1/23 | 統整活動四(3) | 【統整活動四】 1.學生閱讀本單元的故事,說出各課有哪些人物,他們有什麼特色或與眾不同的表現。 2.教師可提供一篇描寫人物的文章讓學生閱讀,歸納出各段的段落大意。 3.教師結合寫作大綱和九宮格幫助聯想,指導討論描寫人物有哪些面向或材料可以書寫;最後將三至五個確定的材料填入寫作大綱中。 4.請一個人出來當模特兒,讓學生仔細觀察外貌,以九宮格幫助聯想,再將要描寫的細目有順序的寫下來,旁邊寫上觀察到的內容。 5.兩個一組,分別觀察對方的外形,有順序的說出五句描寫對方的句子。 6.指導學生觀察班上同學的個性或興趣、動作或說話的樣子,說出對他的觀察,並舉實際的例子或以他說過的話來佐證。 7.指導學生說出對描寫人物的感覺,可以是祝福、感想、影響、希望、懷念、讚美、影響、啟示、感嘆、勸誡等。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30% (二)平時測驗 10%
(三)學習態度表現 10%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三年級
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認識砂卡礑步道的由來 參加對象:三忠學生,8人 教學省思:第十一課介紹馬告國家公園的神木,再透過習作延伸閱讀,讓學生認識了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的由來,透過本課讓學生知道國家公園的由來,也認識了國家公園裡的自然生態,教學生怎麼珍惜大自然生態,不破壞大自然,近年來各種自然災害增加,讓學生了解破壞生態帶來的種種危害,透過延伸閱讀,讓學生能發表自己的心得感想。 | |
延伸閱讀-砂卡礑步道 | 學生發表 |
認真寫作 | 學生分享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