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2學年度第2學期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2學年度第2學期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一、 教材版本:康軒版

二、 教學者:陳國傑

三、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評量

週次

日期

教學進度與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評量主要項目

第一次定期

02.08-02.11

1-1槓桿(3)縣本課程

一、定期評量:

1.統一紙筆測驗

二、平時評量

1.平時測驗 40%

2.習作與作業 30%

3. 學習態度表現30%

02.12-02.18

1-2滑輪(2)1-3輪軸(1)

02.19-02.25

1-3輪軸(1)

2-1齒輪(2)縣本課程

02.26-03.03

1-2鏈條和皮帶(2)

03.04-03.10

1-2鏈條和皮帶(2)

03.11-03.17

1-3水怎樣送動

力(1)【資訊教育】

03.18-03.24

槓桿原理–科學閱讀

03.25-03.31

2-1物質的熱脹冷縮—液體的體積變化(3)縣本課程

04.01-04.07

2-1物質的熱脹冷縮—氣體的體積變化(3)縣本課程

04.08-04.14

2-1物質的熱脹冷縮—固體的體積變化(3)縣本課程

第二次定期

十一

04.15-04.21

1-1多樣的生物世界(1)

1-2臺灣的自然環境(2)

一、定期評量:

1.統一紙筆測驗

二、平時評量

1.平時測驗 40%

2.習作與作業 30%

3. 學習態度表現30%

十二

04.22-04.28

1-3校園中的生物與環境縣本課程(3)【環境教育】

十三

04.29-05.05

2-1物質的變化

2-1竹籤和番薯的燒烤變化【環境教育】

十四

05.06-05.12

2-2鐵生鏽的變化(3)【環境教育】

十五

05.13-05.19

2-2鐵生鏽的變化(3)【環境教育】

十六

05.20-05.26

2-2鐵生鏽的變化(3)【環境教育】

十七

05.27-06.02

3-1生物生長的環境(3)【環境教育】

十八

06.03-06.09

3-1台灣的自然環境(3)【環境教育】

十九

06.10-06.16

2-4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3)【環境教育】

二十

06.17-06.23

2-4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3)【環境教育】結業式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四、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一)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二)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1.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2.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五、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六、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30% (二)平時測驗 40%

(三)學習態度表現 30%

1.多元評量規劃參考表(一):各領域通用

評量方式

評量方式說明

評量活動舉例

(一)鑑賞

就學生由資料或活動中之鑑賞領悟情形考查之。

1.給予同儕作品表現之評價

2.其他

(二)晤談

就學生與教師晤談過程,了解學生反應情形考查之。

1.口頭回答

2.口試

3.其他

(三)報告

就學生閱讀、觀察、實驗、調查等所得結果之書面或口頭報告考查之。

1.閱讀圖表說出圖意

2.調查報告書

3.觀察記錄

4.其他

(四)實作

就學生之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等行為表現考查之。

1.繪製圖、表、畫

2.製作模型

3.踏查、訪問等

4.其他

(五)資料蒐集整理

資料蒐集整理:就學生對資料之蒐集、整理、分析及應用等活動以學習成長檔案呈現考查之。

1.上網蒐集資料

2.學習資料之檔案彙整

3.其他

(七)設計製作

就學生之創作過程及實際表現考查之。

1.學習資料或作業的整理或設計

2.其他

(八)作業

就學生各種習作簿考查之。

1.習作

2.回家功課

3.學習單

4.其他

(九)紙筆測驗

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所自編之測驗考查之。

1.定期成績考查試卷

2.平時小考試卷或學習回饋

3.其他

(十)實踐

就學生之日常行為表現考查之。

1.學生能運用所學於生活中例如:學生運用繪製地圖之能力,繪製出一張從家裡到學校的路線圖。

2.學習態度(學生學習參與度、合作表現等等)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多元評量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金岳國小

活動名稱: 簡單機械—齒輪、輪軸

辦理日期:103年3月11日

舉辦地點:六忠教室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10人

活動簡述說明: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於平時透過分組工作、實驗討論、報告、學習單(作業)……等多元評量方式進行。讓學生能學習他人與自己意見不同時,仍樂意與之溝通;兒童也能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對觀察、實驗、調查等所得結果之書面或口頭報告。

針對多元評量實施課前說明

clip_image002

學生共同實施工作分配

clip_image004

學生針對鏈條實際組裝與觀察

clip_image006

學生針對實驗結果實施報

clip_image008

學生齒輪多元評量單

學生鏈條多元評量單

clip_image010

clip_image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