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
- 教材版本:康軒版
- 教學者:徐嘉珍
-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 評量 | 週次 | 日期 | 教學進度 |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 評量主要項目 |
第一次定期 | 一 | 0901~0906 | 品格修養/一、朱子治家格言選 | 1.應用注音符號檢索,並上網使用電子字典、詞典學習本課生字。2.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3.運用字辭典,認識難字。4.專心聆聽同學說「未雨綢繆、臨渴掘井」成語故事。5.分享上網的經驗,說出「未雨綢繆、臨渴掘井」成語故事。6.有條理的說出「一句格言對我的影響」。1.練習把格言翻譯成白話文。7.練習「不可以…也不可以…」、「無論…總…」的句型造句。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二 | 0907~0913 | 品格修養/二、神奇的藍絲帶 | 1.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2.利用聯想識字,分辨「懇」和「墾」、「涯」和「崖」、「苟」和「荀」。3.專心聆聽與傳遞愛有關的小故事。4.從傳遞愛的實例中,學習相互欣賞和真誠讚美。5.讀出文章中藍絲帶傳遞的愛,並了解本文所傳達的主旨。6.分享有關傳遞愛的故事。7.說出鼓勵、讚美別人的話。8.練習運用適當的四字詞語。 | ||
三 | 0914~0920 | 品格修養/三、跑道 | 1.用注音輸入的方式,蒐集接力賽的資料。2.安靜聆聽同學報告參加比賽的體驗。3.就參加團隊比賽的體驗,提出報告。4.了解課文中,敘述全力以赴,團結合作的比賽經過。5.將參加比賽的體驗寫成一篇文章。6.練習用「心存芥蒂、勝券在握、憂心忡忡、全力以赴、拱手讓人、脫韁野馬」造句。 | ||
四 | 0921~0927 | 品格修養/統整活動一 | 1.指導學生認識篆書與隸書,並補充相關知識。2.指導學生分組收集諺語,並說明什麼叫諺語。3.指導學生重新閱讀課文,並將課文情節做先後順序安排。4.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取材的方向:從書籍中取材、從新聞報導網路資料中取材、從生活經驗中取材。 | ||
五 | 0928~1004 | 文化行腳/四、馬可‧波羅遊中國 | 1.利用注音輸入的方式,查詢與馬可‧波羅有關的資料,並整理出來。2.配合說話教學,認真聆聽同學報告與馬可‧波羅有關的資料。3.整理課文內容,說出馬可‧波羅遊中國的要點。4.了解課文中有關馬可‧波羅在中國遊歷的內容。5.練習從段落大意中,歸納文章的取材方式。6.精讀課文,發揮想像力,參考課文介紹事物的方式,以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事物。7.欣賞並應用排比修辭法。 | ||
六 | 1005~1011 | 文化行腳/五、神祕的海底古城 | 1.利用聯想識字, 分辨「峽」和「陝」、「礁」和「瞧」、「珊」和「姍」、「勘」和「堪」、「搜」和「瘦」。2.專心聆聽與澎湖有關的古蹟故事。3.蒐集與澎湖虎井沉城有關的歷史、人文或書籍資料,了解澎湖古城的歷史意義。4.以6W策略來掌握全文要旨,並配合各段關鍵句的方式擷取大意。5.讀出文章中探尋澎湖 虎井沉城的曲折過程,了解古蹟對於一個民族的歷史意義。6.透過重組句子,了解句子的前後關係。7.說出自己曾經看過的古蹟,並說明古蹟的典故或由來。8.練習運用視覺摹寫方式敘述事物。 | ||
七 | 1012~1018 | 文化行腳/六、單車日記 | 1.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2.運用字詞典,分辨多義字:「肆」。3.專心聆聽與騎單車旅遊有關的見聞和小故事。4.蒐集與旅遊有關的文章或書籍,了解休閒生活的重要。5.以串連各段關鍵句的方式擷取大意。6.分享有關騎單車旅遊的見聞。7.說出自己「騎單車」遊山玩水的經驗和體會。8.練習「除了……還……」、「雖然……但……」的句型。9.練習以日記書寫旅遊記錄。 | ||
八 | 1019~1025 | 文化行腳/七、冬天的基隆山 | 1.運用注音輸入法,鍵入關鍵字,查詢基隆山及作家林煥彰的相關資料。2.運用字詞典,找出「哆嗦」、「凋落」、「眷顧」、「蓬勃」、「隱匿」等詞語的相似詞。3.在聆聽詩歌時,一邊聆聽,一邊練習摘錄摹寫景物的佳句。4.從景物的摹寫中,認識季節為基隆山改變了風貌,體會大地對大自然的愛。5.欣賞課文,認識課文中運用擬人法的地方。6.發揮想像力,將自然界的景物加以聯想,轉換成一幅生動傳神的圖畫。7.說出自己欣賞冬季風光時曾有過的聯想。8.針對大自然的景物做情感上的聯想,呈現大地有情有愛的意象。 | ||
九 | 1026~1101 | 文化行腳/統整活動二 | 1.介紹名家作品,引導學生認識楷書、草書與行書。2.指導學生了解蒐集資料的幾個基本方法。3.以單車日記為例,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日記寫旅遊見聞。 | ||
十 | 1102~1108 | 文化行腳/統整活動二 | 1.介紹名家作品,引導學生認識楷書、草書與行書。2.指導學生了解蒐集資料的幾個基本方法。3.以單車日記為例,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日記寫旅遊見聞。 | ||
第二次定期 | 十一 | 1109~1115 | 思考的魅力/八、笛卡爾的迷思 | 1.運用字詞典,分辨多義字:「臘」、「慮」。2.專心聆聽與思考有關的小故事。3.蒐集與思考、驗證有關的文章或書籍,了解思考、驗證的重要性。4.讀出文章中笛卡爾的迷思,並了解本文所傳達的主旨。5.分享有關思考的故事。6.練習「議論文」的文章敘寫方式。 | 一、定期評量:50% 1.紙筆評量50%
二、平時評量:50% 1.習作與作業 30% 2.平時測驗 10% 3.學習態度表現10% |
十二 | 1116~1122 | 思考的魅力/九、沉思三帖 | 1.「拮、据」的聲符均為「ㄐ」,但韻母不同,所以口形不同。2.仔細聆聽「兩個水桶」的故事。3.根據不同的故事情節,聲音隨著起伏變化。4.用自然的語氣說明如何從故事中獲得啟示。5.了解課文內容,明白思考可以產生新的想法。6.認識鑲嵌、設問的修辭法。7.運用「情有獨鍾、易如反掌」造句。 | ||
十三 | 1123~1129 | 思考的魅力/十、談辯論 | 1.應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理解。2.用心聆聽教師指導辯論的方法。3.練習用流利的語言發表自己曾有的辯論經驗。4.了解課文內容,找出論點和論據。5.主動閱讀和辯論有關的資料。6.學習議論事理的寫作方法。7.配合閱讀教學,學習論點、論據。 | ||
十四 | 1130~1206 | 思考的魅力/十一、狐假虎威 | 1.「曰」字注意要撮口。2.聆聽教學CD,聽出狐狸所表現出來「堅定中帶恐懼」的音調。3.了解課文內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啟示。4.認識文言文中,文字的不同用法。5.口語清晰的說出一則寓言故事及其寓意。6.美讀課文,清晰的讀出狐狸的鎮定。7.學習將文言文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 | ||
十五 | 1207~1213 | 思考的魅力/統整活動三 | 1.藉由小故事了解「自問自答」的閱讀策略。2.練習用流利的語言發表自己曾有的辯論經驗。3.了解課文內容,找出論點和論據。4.主動閱讀和辯論有關的資料。5.學習議論事理的寫作方法。6.配合閱讀教學,學習論點、論據。 | ||
十六 | 1214~1220 | 文學花園/十二、我願 | 1.應用注音符號檢索,並上網使用電子字典、詞典學習本課生字。2.運用注音符號幫助難詞和多義字的理解,以了解課文含義。3.運用字辭典,認識難字:「垮」、「糙」、「噌」、「旱」、「憫」。4.注意寫法正確:分辨「垮」和「誇」、「造」和「糙」、「增」和「噌」、「矛」和「茅」、「旱」和「早」。5.專心聆聽同學發表「我認識的宮澤賢治」。6.說出對課文我願的看法。7.閱讀課文:了解作者的寫作特色及本詩內涵。8.認識新詩的特色。9.練習詩歌創作。 | ||
十七 | 1221~1227 | 文學花園/十三、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 1.學習辨別正確字形,並隨時自我修正。2.安靜聆聽說書人說章回小說,品味其中的趣味。3.了解課文中詩句的意思與內涵。4.用找出重點句的方式歸納課文大意。5.欣賞章回小說的寫作特色。6.小組共同討論如何以課文中原有的角色自創劇情或改編劇本。7.學習描述動作和表情的詞語、句子。 | ||
十八 | 1228~0103 | 文學花園/十四、桂花雨 | 1.應用注音符號,學習讀寫本課新詞、生字。2.辨別形近字的讀法與用法,如「穀」和「殼」、「縈」和「瑩」、「裊」和「梟」、「簟」和「蕈」。3.專心聆聽我的「桂花」阿姨故事。4.閱讀課文細節,了解課文中人物的對話,體會其中人物的親情及領會人物的個性。5.細讀課文,並欣賞課文中描寫景物時所運用的寫作特色。6.欣賞課文,領會作者對故鄉的懷念之情。7.能說出對本課課文的理解與想法。8.練習閱讀長篇作品,並能在讀完後,仔細體會作者的感受,撰寫讀書心得。 | ||
十九 | 0104~0110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分析目的句構成的條件,說明哪些句子是用來說明行為的目的,哪些句子是表示所採取的方法或措施。2.分析材料中的例句,明白文章裡使用雙關修辭,可使文意更加鮮活,文句饒有趣味。 | ||
二十 | 0111~0117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指導學生培養閱讀小說的習慣。 | ||
二十一 | 0118~0120 | 文學花園/統整活動四 | 1.引導學生了解讀書筆記的形式,學習做讀書筆記。 |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30% (二)平時測驗 10%
(三)學習態度表現 10%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神奇的藍絲帶(六上國語第二課)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8人 教學省思: 到底「神奇的」藍絲帶神奇的地方在哪裡?引導學生並討論出課文的結構。藉由藍絲帶活動的由來,讓學生也親身體驗藍絲帶傳遞愛的活動,把愛傳出去,世界更美好。 在課文中敘述故事的部分,討論出兩個重點,一是傳遞藍絲帶的原因,二是收到藍絲帶後的心情。利用人物條列方式,能清楚整理出藍絲帶對課文中每個人的影響。透過找出發送出藍絲帶的原因,及獲贈者的感受,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藍絲帶傳愛」的主旨。學生分辨感受的語句需加以指導,先讓學生逐一找出、了解文本中的人物在收到藍絲帶時會有很多的心情感受。 希望帶領學生去思考這些人物在收與送之間,藍絲帶所代表的意義。藉著實作活動,以及讓學生在空白紙上寫出課文中人物傳遞藍絲帶的原因及收到藍絲帶後的心情,帶領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線索,思考作者文章背後的意涵。由有形的藍絲帶到無形的藍絲帶,幫助學生學習去歸納主旨。 | |
閱讀課文-神奇的藍絲帶 | 學生親身體驗藍絲帶傳遞愛的活動 |
學習讚美他人、鼓勵他人 | 學生分享收到/給予藍絲帶的心情感受 |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六年級語文領域國語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沉思三帖(六上國語第九課)延伸活動 參加對象:六忠學生,8人 教學省思: 課文描述的三個人物在面對事件產生不同的思考面向,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明辨事理。延伸活動透過畢老師的蘋果電子繪本故事,讓學生能感受師生情誼並表達自己的想法。發現到學生能認讀卻無法讀懂書籍內容,透過問題討論要求學生說出完整的對答,回答幾個字或片段想法的同學則協助完成再請他重複,期盼能改善學生答非所問、辭不達意的情形。藉由此繪本,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湯米並沒有錯,他「真的」看到畢老師沒有付錢就拿走蘋果;而是錯在他並沒有問清楚事情就錯怪老師是小偷又隨意亂散播謠言。學生熱絡地討論著,也有學生說如果是偷的,老闆早就大叫或抓他了。希望透過繪本、討論、提問、再討論能澄清迷思,也期盼學生能學習同理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並求證事實。 | |
學生上台分享自己生活中類似的經歷 | 學生分享最喜歡的內容及理由 |
學生完成學習單,答對得以登記優點 | 學生習寫畢老師的蘋果學習 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