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一年級數學領域教學評量計畫與成果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數學領域教學與評量計畫

  1. 教材版本:翰林
    1. 教學者:郭芷涵
    2. 各週教學進度與重要教學活動表:

定期評量

週次

日期

教學進度

重要教學活動內容

評量主要項目

第一次定期

09.01-09.06

一、10以內的數

1.能依序說出1~10的數詞,並用以實施數數活動確定10以內的數量。 2.能做10以內各數的形、音、量的連結,並寫數字。

一、定期評量:

1.統一紙筆測驗

 

二、平時評量

1.平時測驗 40%

2.習作與作業 30%

3. 學習態度表現30%

09.07-09.13

一、10以內的數

1.能用具體物(含圖像)表徵10以內的數量。 2.進行第一單元的重點練習。

09.14-09.20

二、順序與多少

1.能以序數詞描述10以內序列事物的位置和先後關係。

09.21-09.27

二、順序與多少

三、比長短

1.比較10以內兩個量的多少,或兩個數的大小。 2.進行第二單元的重點練習。 3.能透過比較長短的過程,體驗直接比較的方法。 4.能認識直線和曲線。

09.28-10.04

三、比長短

1.能透過比較長短、高矮、厚薄的過程,體驗直接比較或間接比較的方法。 2.能透過比較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逐步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3.進行第三單元的重點練習。

10.05-10.11

四、分與合

1.能解決10以內各數量的合成問題(和數為10以內),並用語言描述10以內各數量的合成問題的解題過程和結果。 2.能解決10以內各數量的分解問題(差數為10以內),並用語言描述10以內各數量的分解問題的解題過程和結果。

10.12-10.18

四、分與合

1.認識並使用0。 2.透過操作,解決10以內各數量的合成、分解問題。 3.進行第四單元的重點練習。

10.19-10.25

五、10以內的加法

1.能初步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繫。 2.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法的含義,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 3.能正確計算和為10以內的加法。 4.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法的交換律。

 

10.26-11.01

五、10以內的加法

1.能正確計算和為10以內的加法。 2.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加法的交換律。 3.在運算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進行第五單元的重點練習。

11.02-11.08

綜合與應用(一)

1.能透過長度的複製,間接比較物體的長短。 2.能透過遞移,間接比較物體的長短。 3.能做10以內的加法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能透過課程的安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逐步養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第二次定期

十一

11.09-11.15

六、認識形狀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2.將簡單平面圖形依形狀、顏色及大小的屬性做分類。

一、定期評量:

1.統一紙筆測驗

 

二、平時評量

1.平時測驗 40%

2.習作與作業 30%

3. 學習態度表現30%

十二

11.16-11.22

六、認識形狀

1.描繪或仿製簡單平面圖形。 2.利用基本圖形,進行拼圖、摺紙等活動。 3.進行第六單元的重點練習。

十三

11.23-11.29

七、10以內的減法

1.能初步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繫。 2.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減法的含義,解決有關的簡單問題。 3.能正確計算被減數為10以內的減法。

十四

11.30-12.06

七、10以內的減法

1.能正確計算被減數為10以內的減法。 2.在運算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進行第七單元的重點練習。

十五

12.07-12.13

八、20以內的數

1.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數數、讀數和寫數,並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了解十進位。

十六

12.14-12.20

八、20以內的數

1.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2.能認識1元、5元、10元等錢幣幣值,並做1元與10元錢幣的換算。 3.進行第八單元的重點練習。

十七

12.21-12.27

九、加和減

1.熟練和為10以內的加法。 2.熟練被減數為10以內的減法。

十八

12.28-01.03

九、加和減

1.解決生活中與加、減法相關的問題。 2.進行第九單元的重點練習。

十九

01.04-01.10

十、時間

1.能區分日常生活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並比較事件發生時間的長短。 2.能使用常用時間用語(例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3.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錶:會認讀整點、半點的時刻。

二十

01.11-01.17

十、時間

1.能使用常用時間用語(例如: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2.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錶:會認讀整點、半點的時刻。 3.進行第十單元的重點練習。

 

二十一

01.18-01.20

綜合與應用(二)

.將簡單平面圖形依形狀做初步分類與記錄。 2.熟練和為10以內的加法及被減數為10以內的減法。 3.能依據對鐘面上長、短針位置的描述,判斷正確的時刻。 4.會認讀整點、半點的時刻。

 

附註:各週進度依實際教學需要將進行必要之調整。

  1. 定期與平時評量項目:
    1. 本學期共有二次定期評量
    2. 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依據「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要點」,學習領域之評量成績計算方式如下:

  1. 每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為定期評量和平時評量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2. 學期總成績,為各次定期學習評量總成績總和之平均。
  1. 定期評量方式:學校統一紙筆測驗
  2. 平時評量參考項目與相關比重:

(一)習作與作業報告 50% (二)平時測驗 50%

(三)學習態度表現 30%

 

 

 

【多元評量規劃參考表】

1.多元評量規劃參考表(一):各領域通用

評量方式

評量方式說明

評量活動舉例

(一)鑑賞

就學生由資料或活動中之鑑賞領悟情形考查之。

1.給予同儕作品表現之評價

2.其他

(二)晤談

就學生與教師晤談過程,了解學生反應情形考查之。

1.口頭回答

2.口試

3.其他

(三)報告

就學生閱讀、觀察、實驗、調查等所得結果之書面或口頭報告考查之。

1.閱讀圖表說出圖意

2.調查報告書

3.觀察記錄

4.其他

(四)實作

就學生之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等行為表現考查之。

1.繪製圖、表、畫

2.製作模型

3.踏查、訪問等

4.其他

(五)資料蒐集整理

資料蒐集整理:就學生對資料之蒐集、整理、分析及應用等活動以學習成長檔案呈現考查之。

1.上網蒐集資料

2.學習資料之檔案彙整

3.其他

(六)作業

就學生各種習作簿考查之。

1.習作

2.回家功課

3.學習單

4.其他

(七)紙筆測驗

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所自編之測驗考查之。

1.定期成績考查試卷

2.平時小考試卷或學習回饋

3.其他

(八)實踐

就學生之日常行為表現考查之。

1.學生能運用所學於生活中例如:學生運用繪製地圖之能力,繪製出一張從家裡到學校的路線圖。

2.其他

(九)其他

除上列所列之評量方式外,其他適用於教學內容或活動中之評量方式。

1.學習態度(學生學習參與度、合作表現等等)

2.檔案評量

3.其他

 

 

宜蘭縣金岳國民小學103學年度第1學期一年級數學領域數學教學與評量計畫活動成果報告

活動名稱:數學多元評量

參加對象:一忠學生,11人

教學省思:

 

學生喜歡在學老師在黑板上寫字,依照學生的意願,讓他們在黑板上作答及講解,學生會十分有成就感。雖然字體偏小音量也不比大人,但是仍能在孩子表達中得到學習成果。數學教具在評量中也可以讓學生來使用,學生的附件讓孩子學會收好自己的東西,任何時候都能運用。利用附件來做搶答,可以立即知道學生的學習成果。數學需要動手計算,但是也讓學生用口語表達題目的意思及為什麼要這麼算,也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黑板上作答(20以內的數)


利用部件卡搶答(加與減)

黑板上作答(加與減)


口語表達題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