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代課老師

     淺談代課老師   ◎張繼琳 

成了正式老師,我的身分就不再是代課老師。我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十多年前我也當過好多年的代課老師(試用教師)。我明白那種妾身未明、那種好像讓有骨氣的人覺得自己唯唯喏喏、做小伏低的感受……

 

其實也不是,應該以這樣的比喻較恰當:那時我剛加入職棒,進入小聯盟1A的球隊,非常辛苦,除了薪資微薄,每天還被操練的半死,這些都沒關係,因為我就是一心一意想擠入大聯盟。

 

所以,一般非正統師大公費生,都有過當代課老師的經驗才是。

總歸一句話:都算是苦過來的。

 

當代課老師就是要展現自己優點,要將自己當作新人看待,積極不抱怨,且熱中配合協助學校大小事,因為一群人在一起就會有比較,學校也心知肚明如果有取捨,日後該選擇誰留下。

 

教育界實在狹小,非常好打聽。比方代課教師甄選,一通電話過去查證,假使對方學校回覆我們的是不慍不火不太強調的回答,那我們就心裡有數。反之若是極力向我們推薦、背書,那就表示這位老師可以適任,沒多大問題。

 

因此,所有老師(不論正式或代課)都存在著隨時被打聽的可能。

 

有次聽同事說起,某校某老師,當代課時什麼大小麻煩事都可以做都說好,當正式老師後則是什麼事都不可以都不好。沒有知遇之恩卻令人有過河拆橋之嘆。

當然,這也是人性的一部份。

 

我很怕每年代課教師甄試,因為打從我來壯圍國中服務,我便一直與這項考試相關。在甄選的過程中,看多了自然累積一些心得。

 

有些老師準備充分,資料一大摞,讓人感覺重視(當初自己亦是如此,自然也欣賞這樣的態度)。有些就只一張紙,另外資料付之闕如,好像此工作可有可無,如此讓人感覺恐怕日後上課,或許也不會出考卷和充分備課吧。

 

有些代課老師在校活潑熱情,有些則冷漠罕見招呼。其實,一般說來,除教書外,大家著重的是好不好相處、好不好溝通、願不願意支援協助。

簡單說,如果代課結果是師生或同事間衝突不斷,又勞眾人化解,自然令人失望當初面試的信誓旦旦,言猶在耳的正面回答。

 

一年一聘的代課考試實在辛苦,可這又是大勢所趨。

為求好的表現,平時也得非常拼命、感到辛苦。

 

回到前面說的那段話:

「那時我剛加入職棒,進入小聯盟1A的球隊,非常辛苦,除了薪資微薄,每天還被操練的半死,這些都沒關係,因為我就是一心一意想擠入大聯盟。」

 

只要代課老師這麼想,即使僧多粥少仍有當上正式老師的機會,何況,很多同事也都是這樣熬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