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跑想到的事

 在慢跑想到的事  ◎張繼琳

我慢跑的習慣是從當兵開始,一直到現在成了習慣。

慢跑的好處是不需呼朋引伴,省事。

 

慢跑最大的好處,對我來說是,流汗。跑前我喝一大杯開水,跑完,汗流浹背、體力耗盡的錯覺,在沐浴後有讓人煥然一新,乾淨爽朗的心情。

 

既然慢跑,就是不求快。我起先放學時段在學校附近的堤防跑,但常撞遇家長,必得半途停下談學生在校情況,但中斷後再跑就少了興致。

 

堤防風景雖好,缺點是偶而風大,跑來特別費勁,你必須另出一股力量對抗,這壞了我將慢跑當作娛樂的初衷。

 

後來我選擇宜蘭體育場,時段改為晚間八點至九點,晚上跑步的人不多,據我觀察最多是在黃昏時候。從體型看,有些人運動真的是為了減肥。但讓我比較佩服的是,有許多是上了年紀的依然健步如飛,好幾次自我身旁超越。我當然可與之競逐,惟我不想破壞自己節奏,失了本意。

 

這幾年下來我已習慣PU跑道。也習慣像「黑貓中隊」在晚間「出勤」活動。

 

每隔一陣,身為老師或學生都得接受體適能測驗,這立意是好的,可以向你立即反應自己體能狀況。

 

只不過測驗結束後,大家有沒有將運動當成習慣呢?

 

我想,這不免又會淪為形式。亦即,回報數據結果,交差了事。

 

但是,需不需要這樣的形式呢?好像又得需要(如過節,如平時不談但教師節才會有人提到的尊師重道,如母親節父親節大家才特別想到父母恩重如山等等)。

 

但畢竟運動終究得看自己意願,體適能測驗只是一項提醒。

運動習慣的養成還真的是需要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