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功夫? ◎張繼琳
前陣子因為校務評鑑,學校特別要求強調打掃,很多學生反映這是表面功夫。
我的答覆:是表面功夫又怎樣?有客人到你家來,你都不稍為整理一下,難道要客人坐進沙發前,還要他自己將報紙髒亂收一收,自己找乾淨的地方坐嗎?
既然是評鑑,當然是要呈現好的部份。
打掃是一種禮貌。連「表面功夫」都不做,只會讓客人覺得不受尊重。
所以,是表面功夫又怎樣。
不過現在大家一聽到表面功夫這四個字,好像都往負面的印象看待。但深入思考,生活需不需要表面功夫?舉個例子,你不喜歡一個人或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因為是同學同事,每天見面要不要點頭打招呼,還是像個陌生人擦肩而過。這非常表面,但非常需要。否則是不是就太過冷漠。
因為表面功夫,使得處世應對減少尖銳或摩擦。
當然,表面功夫太過,則讓人覺得滑頭、圓滑、作假、迎合,八面玲瓏。好像圖謀什麼似的。
好在當老師沒有升遷制度,否則真如騎驢父子,動輒讓人無所適從。
我常看到某人與某人親切交談,但下一秒轉身卻對另一個人說此人如何如何可悲可恨可憐,然後旁邊的人又不得不附和點頭稱是。
那麼,方才前一秒的表面功夫就是,相處時少不了的,公關儀式。
我的結論:表面功夫等於公關行為。
注意:表面功夫,既是一種「功夫」。想學功夫的人,欲更上層樓的人,就要有累的準備。因為那也算是,你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