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常講到物化女姓廣告
在我們推行與提倡兩性平等的同時
如可將這議題融入教學,並不物化女姓
提供教案參考
春華.蕙婷.青蓉 敬上
[@more@]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教案介紹
體識讀教案: 女性篇
【文 /
史倩玲】
主題:媒體識讀教案:女性篇 | |
適用年級:國中1至3年級 | 時數:2節課(80分鐘) |
時事背景 | |
其中包括瑤瑤的「殺很大」、「殺不用錢」等廣告;舒舒露出上半球扮女工手握電鑽猛鑽,隨著電鑽聲呈現「抖奶」的「預言Online」廣告畫面,引發民眾投訴;「發達麻將Online」的電視廣告,則找5名女生穿著清涼護士、女僕服裝等代言,做出挑逗動作並說「不要碰、我要摸」廣告詞。 許多新聞也針對這些廣告是否物化女性進行討論。不過,業者表示,這些廣告內容並無物化女性的觀點。電玩業者鈊象電子公關王欣譿表示,「預言Online」這支廣告是以健康心態反映社會中辛苦的一群人,認真打拚工作,舒舒所扮演女性工人,正是辛苦為生活打拚其中之一的人物,片中「拼,就來預言Online 拼!」一句,正是表達此意,說廣告違反「公序良俗」太沈重,會繼續播出。 電玩業者艾柏斯數位營運總監郭晃成也強調,「發達麻將Online」沒有露三點,也沒有違反社會善良風俗,「不要碰、我要摸」是麻將術語,不知NCC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誤解。這款遊戲要角色扮演,廣告內容僅是凸出角色扮演遊戲的特色,並無特別突出女性身材及性暗示挑逗。 維基百科對「物化」的解釋是:一個人對待另一個自然人如同物品而非一個人類(換言之,那人成了異化的象徵)。這個詞經常被用於形容傳播媒體,尤其是廣告將女人當成是性玩具一般的看待。 如果照電玩業者所言「女性身材」不是重點,廣告攝影角度以及畫面安排就不應該以女性胸部作為焦點。但在兩個廣告中,情節以及攝影畫面的設計(包括騎騎馬機、使用電鑽等情節),都是為了突顯女性胸部的存在。而「不要碰、我要摸」也具有一語雙關的涵義:是誰要誰「不要碰」?又是誰要誰「不要摸」? 目前電玩遊戲的使用者,以學生族群最多,而電玩遊戲的內容對學生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不論電玩業者的說詞為何,學生應該培養該學習性別觀點,辨別廣告內容是否具有物化女性的觀點。例如: 吸收各種觀點 包括分析不同新聞用不同角度的報導。單一新聞報導往往只有一種分析角度,而其他非新聞媒體包括部落格、討論區等也會有其他的觀察角度,唯有學生主動搜尋相關資訊,才能對同樣的事件抱持多元化的觀點。 培養批判媒體的能力 整個新聞事件以「物化女性」為焦點,但幾乎沒有任何媒體解釋「物化」的定義。唯有了解基本的性別觀點,才能具備批判與性別歧視相關的廣告或是新聞。 自行成為媒體 學生除了被動接受媒體資訊之外,也能以其他方式發表自己的意見,如部落格或是讀者投書,都能讓自己的意見被其他人看見。 | |
教學目標: | |
從搖瑤、舒舒廣告思考媒體物化女性的現象,並學習從性別觀點來看待廣告以及媒體的內容,培養學生批判以及思考媒體內容的能力。 | |
教學目標: | |
媒體素養白皮書能力指標: 2-1辨識媒介內容中的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階級、性傾向等各種面向的刻板印象和權力、階級間的關係。 九年一貫媒體素養能力指標: | |
第一堂課 | |
活動內容 | |
課前準備: 動機引導(10分鐘) 發展活動(20分鐘) 綜合活動(10分鐘) | |
第二堂課 | |
活動內容 | |
課前準備:請學生找尋至少一則有關於物化男性的廣告,並以女性為訴求,影像或是平面均可。 動機引導(10分鐘) 發展活動(20分鐘) 綜合活動(10分鐘) | |
學習單 | |
請學生思考,如果一個電玩遊戲廣告必須以男性身體特徵吸引女性玩家,應該如何設計廣告,廣告的情節可以如何安排。並將內容放在班級或是自己的部落格上,或是投書媒體,讓學生思考性別意涵在媒體中應該如何呈現。 | |
教學參考資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