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6pm12:55~14:25反毒影片宣導—「逆子」

2010-10-26pm12:55~14:25反毒影片宣導—「逆子」

利用本時段時間進行五、六年級反毒影片宣導—「逆子」,並進行學習單寫作。

[@more@]

 在藥物濫用防制宣導中,實際個案的經驗分享具有高宣導力的方式,此次宣導影片即以透過慈濟人員的實例分享,希冀達到宣導功能。

導讀重點:

一、對於宗教部分需澄清「非獨專一宗教」:

()宗教支持力的必需性

()臺灣已有數個宗教團體加入藥物濫用防制工作行列,政府均予以尊重並合作多年,現慈濟團體的主動加入,政府亦以樂觀其成的態度視之。

二、片中個案藥物濫用原因之分析:

()「破浪而出」的蔡勝天先生:好奇及同儕誘導。

()「逆子」的黃瑞芳先生:逃避現實及同儕誘導。

三、個案藥癮戒除的痛苦歷程

四、個案社會適應上所受的阻礙:

    ()個案本身不受信賴的痛苦。

    ()個案家人因個案戒除藥癮失敗所受的折磨及無奈。

    ()個案周遭人員面對個案不確定性的反應。例如:工作限制。

五、宗教力量帶給個案的影響:

    ()支持力:團體的深厚支持力強化家庭、社會及國家的支持系統。

    ()信賴感:團體的信賴感增強個案對自我的約束力。

    ()接納心:以團體組織的接納,降低個案遭社會邊緣化的無助感。

    ()確定性:藉由服務確認自我對社會具貢獻力,提高自我價值。

六、分析藥物濫用的原因:

    ()好奇

    ()好玩

    ()同儕誘導或刺激

    ()錯誤的資訊:以為偶爾藥物濫用無成癮。

    ()逃避現實

    ()逞強:藉以展現自我的突出性。

七、分析藥物濫用的可怕性:

    ()具成癮性:心理及生理的成癮性不易戒除。

    ()具不可復原的破壞力:對於身體的傷害無法復原。

    ()行為的不可控制性:因對藥物的依賴以致落入「不擇手段找錢來買毒」的惡性循環中。

    ()自我價值崩盤的絕望感:因面對家人、社會的排擠所造成的邊緣化而生之負向價值。

學習單指導說明:

可以「分組討論」、「個別口頭報告」或「習寫」進行方式之。

結論:

一、              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二、              發展多元正向嗜好,提高自我發展能量,確立自我價值信念。

三、              以堅定的自信懂得拒絕對己不利的事物。

四、              適時向家人、學校提出協助需求。

  

2010-10-26pm1255-1425反毒影片宣導-「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