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候校本課程規劃研習_南湖大山部落學校

碧候在校本課程的規劃過程中,跑了幾個重要的程序。

他們先從原住民教育的大成架構裡,去讓學校教師去了解全貌,再透過大家的討論抉擇去聚斂適合學校規劃的課程內容。

今天先找了游吉祥校長,來跟大家分享南湖大山部落學校的課程全貌。

由於,蘭小綜擔任學校校本課程的諮詢。因此,偕同學校同仁一起了解原住民教育的課程內容。

席間,發現民間常有務實的教育能量,在發展具有文化意義與價值傳承的課程。

真的,不要再迷信教科書的學習內容與進度了。

學習就在生活的環境、人事物之中去發展課程,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近在咫尺 遙不可及~「龜山島」戶外教育活動籌畫之碎念

這次增能研習,因為天候的因素而取消。

1005因為颱風外圍,預警性封島取消。

今天,則是因為原本報名的兩團52人,

另一團40人因風雨跟船家取消,造成我們未達25人,

船家無法出團,於是來電取消。

那,究竟一個沒成行的活動,就沒有收穫與學習嗎?

其實,學習永遠都發生在過程,而不在於最終的結果。

打從創建這個活動開始,我就在學習,我就在引導大家跟著學習。

我透過這次活動的舉辦,建構了所有辦理龜山島活動的相關knowhow,

將其整理成心智圖,使我對龜山島從天文到地理,從規劃發文整合通知協調去周全。

這些,並非白費功夫,而是確確實實的學習與成長。

對參與的大家也是一樣,研習打從發起活動開始,

就透過臉書專案活動的開設,在不用與大家見面的情況下,

整合協調,處理不同個體,不同狀況,不同需求。

最後,這些歷程,還完整的被記錄在這個活動裡。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很多觀念與做法,都該革新求變!

我們已經很難要求學生或學員,要不要投入學習。

畢竟,只有個人內在動機被啟動,那自發與自主,才能開始。

綜合活動是一個強調體驗、省思、實踐的學習領域。
在旁邊看的學習,不會讓我們懂事變強。
只有,跟著做,願意省思,才能有所助益。

而更完美學習的句點,則是知福感恩。
感謝頭城漁會小黑在這籌劃的過程,不厭其煩地給予我許多的說明。
感謝忠男引薦小黑協助,並擔任中間聯絡的角色。
感謝輔導團及處裡公文的協助,雖然有些緩慢,卻也還算即時能讓大家後續處理。
感謝大家排除萬難,熱情的參與。
感謝老天爺,讓我們隨著您的天威,去體驗感受,去更加期待!

真心感恩一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個活動未完,待續。

107鄉鎮巡迴@南澳

107年度鄉鎮巡迴方式,總團決定有一些改變。

每個服務的鄉鎮,以兩階段的方式進行。

第一次,由總團帶著全體份各領域小組去討論。

第二次,由各領域小組帶開分享與討論。

這次,來到南澳鄉,要與南澳鄉綜合活動召集人共創一堂好課。

有鑒於前兩次操作的經驗,來自不同學校、教授不同年級,

要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裡共創一堂課,實在太強人所難。

因此,決定引導大家去創一堂「活動後省思檢討」的課程。

 

過程中,夥伴們專注投入,提出許多想法與創見,讓討論聚焦且受用。

大家真的紮實地創了一堂好課!


 

秘徑上仁山~東興國小低年級山野教育協同教學

這幾年蘭小綜推動蘭蘭山山學校後山的山野教育,

從在地出發,避免捨近求遠的捨本逐末。

同時,試著開發魅力路線和開發合宜的戶外活動課程。

讓孩子在戶外活動中能夠有一些挑戰,有一些學習跨越與跳耀經驗。

同時,又努力讓孩子在適度的挑戰裡,保有學習以及課程投入的興趣。

仁山苗圃雖然是一個很稀鬆平常的校外活動場域,

但是,其正面的柏油路面和階梯,走起來,並無野趣。

從太和十三份坑的秘徑迂迴上山,卻是不同。

路線夠長,生態豐富,又有視野與景觀。

是中低年級孩子能力適合的一條路線。

仁山又有運動設施,寬廣的草原,視野極佳的瞭望區,各種不同風格的庭園。

 

教學者,只要適度的安排,就能帶給孩子一趟豐富趣味的戶外學習。

主題式跨域課程~教育船承 同舟共濟

內城國中小,近年來致力於戶外教育及主題式課程的推動。

很多課程的開發,蠻符合綜合活動的原則與理念。

新學年度為了協助內城國中部發展跨域主題課程,

於是延續國小的舟船主題,準備在內城推動造舟課程,以及舟船的主題課程開發。

首先,開場的是「獨木舟模型製作」。

週五下午在宜蘭國小的研習活動,沒想到國中小的教師,除了有課的老師,幾乎全到了。

這種熱情,讓講師大沐頗為感動。也讓我們感受到,內城這啟航的鳴笛,充滿了行動的決心。

輔導團鄉鎮巡迴服務_共創一堂好課~礁溪鄉

國教輔導團在礁溪鄉辦理鄉鎮巡迴服務,本學期改變了服務的方式。

依據各鄉鎮提出,由輔導團全團前往進行研習課程活動。

本次以共創一堂好課為主題,透過課督的帶領,以及各領域小組的討論,去形塑大家交流互動的氛圍。

本領域小組,透過課督建構的架構,重新以白話務實的語言,重新詮釋翻譯讓參與的學員能夠明白與了解。

 

共備山野教育~新北雙溪國小燦光寮山初探

新北雙溪國小為了迎接學校百年校慶的活動,規劃要選一條淡蘭古道來健行。

於是,在台北市中山國小崔德籠老師的邀請下,安排了這趟山野教育的共備與探勘,讓本團能夠與台北市、新北市一起相互切磋。

從牡丹車站上東北第一高峰燦光寮山,這趟路線能夠跟總統級的山野教育達人,一起共備與討論,真的受益良多。

山野教育的帶隊與沿路課程的規劃,是相當需要彼此去交流與討論的。

不然,很容易因為個人的經驗法則,而變成主觀的原則,沒有辦法全面去關照整燙課程的需求,而有實施的盲點。

雙溪國小莊智如老師,熱愛爬山,但是在山野教育活動的舉辦,就沒有什麼經驗。

透過這場共備,幫莊老師找到了一些規劃的重點與想法。

素養導向~反毒教育研習課程

教育部反毒教育育研習辦在彰化鹿港,竟是綜合活動全國輔導員的大會師。

本縣除了國中小專兼輔共派了5名,還有調派了國中訓育組長參加。

非常紮實的兩天課程,透過新北市與台中團聯手開發的教材,給了大家相當受用的一套課程。同時,兼顧了12年國教素養導向課程的推展。

 

創客造舟~Kayak蒙皮更換與縫製

本領域為了推廣戶外教育,因緣際會接觸了造舟的創客教育。

造一艘船要花60~80個工作時數,一鼓作氣連續好幾天完成,固然是一勞永逸。

可是,要湊出這麼一大段的時間,在課程的安排上就顯得困難。

本次,再度邀請大沐老師在寒假期間,給我們船隻蒙皮的指導。

透過本次課程的培訓,使我們未來有能力去修理船隻。

綜合活動團員增能~野餐教育與城市尋寶

野餐,近一兩年突然熱門了起來。

透過野餐達人顏邵安的介紹,以及實際品嘗她店裡的餐點。

大家對整個野餐活動有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餐點準備的實務以及美學融入野餐的概念和技巧,都讓大家覺得非常受用。

接著,進行動物園的城市尋寶App的體驗。

隨著手機的GPS和前後攝影鏡頭的建置,讓定位與虛擬實境有了運用的結合。

透過城市尋寶這個遊戲的體驗,我們從中找到寓教於樂的概念與規劃方式。

未來,我們將試著以這些知能,以宜蘭合適的場域來開發相關的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