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毒教育志工培訓研習

綜合活動領域在學管科的邀請下,開始投入反毒教育。

從8/19~8/21為期三天在中華國中辦理志工培訓研習。

以往反毒教育,都比較偏重認知部分的課程。

但是,去年開始有了綜合活動的協助。課程開始有了許多的不一樣。

1.培訓志工從教學活動去引導。

2.從班級經營和活動帶領技巧,為志工培訓宣講的能力。

3.課程從學生的情緒管理、人際互動、家庭關係去發展。

國小課程是第一天上午,主講活動帶領技巧與情緒察覺與情緒輔導的課程。

參與志工反應熱烈,老阿嬤還特別說,這種課很好,都不會讓人愛睏。

是呀!不讓人愛睏的課程,是讓學習者處於學習狀態的第一步。

 

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中小學標準本位評量研究發展

隨著108課綱的正式實施。

標準本位評量研究發展,就要跟著開始推展。

12年國教的評量型態,更強調多元,評量也強調要有素養導向。

所以,各個領域都開始積極地調訓與發展實作方案。

相關訊息,大家可到SBASA十二年國教課綱國民中小學標準本位評量研究發展與推廣計畫 去了解最新的研習訊息與資訊。

本領域也派遣輔導員前去師大心測中心參與種子培訓,並和花東縣市共作開發。

綜合活動標準本位評量簡報下載

五次元的匯聚結緣

新學年度領域中心學校,改到內城國中小。
一些因緣,使我們有了一個五次元的交流活動。
船音千里在內城
1次元:內城國中小於102年8月1日正式成立,為本縣第一所公辦公營九年一貫學校。1~9年級連貫一線。
2次元:以原榮源國中舊址為學校基地平面。
3次元:學校的立體建築,由黃建興建築師設計,榮獲內政部2015綠建築銅級認證、2017綠建築榮譽獎。
4次元:從時間軸線來看,早期員山鄉內城村的渡船頭的船運,為重要交通方式,以前此處山頭盛產大量的相思樹林,附近的居民大都靠販售相思樹維生,當時居民沿著內城大圳至外地交流,換取生活所需。因緣際會,學校開始發展舟船主題的課程,在未來要重現渡船頭,船隻往來的榮景。
5次元:「音樂愛台灣樂團」以愛出發,用音樂在台灣各處與大家進行心靈的交流,他們將來內城為大家演奏,在內城的校園裡,留下愛的旋律。
8月17日
14:00~14:30   導覽校園建築(黃建興建築師)
14:30~15:00   內城舟船課程簡介(宜蘭縣國教輔導團)
15:00~15:30   樂團於圖書館演奏(音樂愛台灣樂團)
15:30~16:00   下午茶交流
用一艘船來簽到
樂團老師開心自拍
黃建興建築師親自解說設計理念
共同體驗舟船課程在學校實施的新奇
水域課程規劃說明
一首滿山春色,配合學校周邊風光
五次元的難得
一場歡聚的交流,未來這個樂團的演奏歌曲,都將授權給我們在教育影片上製作使用。
有這麼優質的樂團,協作配樂,真是何其的幸運。

蘭陽溪口舟船體驗課程開發

三川神水(三敆水)

根據作家吳敏顯筆記簿所記載

宜蘭河與冬山河、蘭陽溪,是蘭陽平原三條主要河流。它們在注入太平洋之際,三流匯合所形成的「三敆水」現象,早在醫藥不發達的年代,曾被一些人視為「三川神水」,舀回家洗頭沐浴消災,或空腹喝下治病。若是用來家戶除穢祛邪,必能三光朗照,五神澄清。

本次,特別邀請溫志榮(大沐)老師,前來指導。恰巧他剛出新書,還有帶自學學生划船環島。

因此,有了這場手工船河口橫渡的共備與體驗。

溪口,在5 6月有小燕鷗繁殖,可以進行生態教育,可以進行地理課程,可以在東港榕樹公園進行簡易炊事或野餐。

但是,得配合河口漲退潮時間,這因素影響水流與湧的高度。

 

 

 

宜蘭河水域高年級舟船課程操作

舟船操作課程在實施上的門檻非常高。

領域團隊這些年來透過研習辦理以及協辦實作,累積執行的能力與經驗。

今年開始嘗試承辦所有水域課程全部的操作,嘗試能用較低成本的門檻去規劃。

內城國中小的學生,因為從低年級就有進行腳踏車騎乘能力的培訓,低年級的孩子就有30公里的騎乘能力。

因此,使我們在戶外教育的水域選擇,可以擴大到學校周圍半徑12公里的水域。

學員有了移動能力,再來就是船隻的數量與運輸。

因為,鄰近水域實施課程,距離短,可多趟自行運輸,並與社區合作,支援貨車,使得船隻準備工作縮短到單趟1.5小時可完成。

孩子的來回交通,僅要一小時,安全教育30分鐘,船隻上下水30分鐘,水域體驗1小時。讓活動在一個半天,就能實施。

就算因為天候因素,造成延期,也都不會勞師動眾,造成課程實施的行政困擾。

 

溪南郊山教學實作_茅埔圍

溪南大羅東地區,若要實施山野課程,往鄰近冬山鄉,三星鄉來實施,較有可能性。

本次與東興國小共備魅力路線茅埔圍古道,希望作為三年級以下鄉土戶外教育的方案。

茅埔圍,若是鄰近學校,孩子有腳踏車騎行能力,可透過溪南環線,騎車來這裡,進行課程。

諸如:大進、廣興、順安。甚至北成、冬山、寒溪、大隱都可以腳踏車讓有騎乘能力的高年級來進行。

或是小班小校透過志工家長接送與陪同,都可以進行。

從茅埔圍的村落開始走踏,再進行古道的行走,一直到三清宮進行野餐。

這段路線,足夠讓孩子有足夠的體驗和體能鍛鍊,也有多層次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