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賊仔澳與猴猴鼻探險…循著釣客的足跡,,,攀岩..拍照..可惜我不會釣魚.

重遊賊仔澳與猴猴鼻探險…循著釣客的足跡,,,攀岩..拍照..可惜我不會釣魚.

http://wikimapia.org/#lat=24.579334&lon=121.876826&z=17&l=&ifr=1&m=b

賊仔澳兩側都是突出的岩角,把小小的海灘環抱起來頗有隱蔽感方便藏匿

相傳 1797 年有蔡牽上岸打掠…1807 年又有朱賁謀佔為巢,來此竄泊,因此稱之為賊仔澳

在其東南緣側伸入海中的岬角,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地名,叫做「猴猴鼻』。

根據目前文獻資料所載,其地名首見於1904(日明治37)年所調製的「台灣堡圖」,

自此「猴猴鼻」就屢被學術界的研究人員所引用。至於該海角為何被稱呼「猴猴鼻」之緣由,

迄今仍然是一道謎題,有人依空間的角度來解讀,謂其地形類似「猴子」的鼻樑而命名;

另有一說:是指南方澳未築港之前,就有平埔族-「猴猴社」的先住民在此居住,

因此,為了標誌南方澳曾是「猴猴社」的生聚之地,於是就擇定此處深具特殊地景,取名「猴猴鼻」。

南方澳賊仔澳與猴猴鼻這一帶的沿岸,是從事磯釣很好的釣場這次重遊賊仔澳

就是要走釣客的路線,要下去沙灘的峭壁是相當陡峭,不時得依賴繩索,

才能順利下到玻璃沙灘,這裡堆積了許多由酒瓶打破後所磨細的小玻璃片,有綠、褐、透明…

沿著岩岸爬上跳上下的走了幾百公尺,終於抵達連接猴猴鼻的沙灘。這裡原與本島相接,

但因颱風巨浪的侵蝕而崩塌形成沙灘,滿潮時多被海水淹沒….

看到猴猴鼻那幾乎是八十幾度的峭壁,心想這些釣客還真是神勇,我抓住繩索往上攀爬,

攀上岩壁後,便踏著釣客的足跡往上走窄小的步徑,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墜落數十公尺的山崖

我拿相機拍攝時,鏡頭中呈現彷彿是攀登高山峻嶺,但回頭拍卻又是山海相連的景色

往下一看三十多米的高度還真的讓人頭皮發麻、雙腿微軟,卻看到有釣客在下面釣魚

他們是沿著繩索垂降那光滑岩壁,天啊!有必要這麼拼命釣魚嗎!

嚴峻的峭壁令我有點腿軟…但是….居然…

我的眼睛沒看錯..

有人在那個地方釣魚….

頗有柳宗元《江雪》詩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

《詩經‧衛風》“翟翟竹竿,以釣于淇

詩經‧采綠》“其釣維爾?維魴及魚”

  如此迷人海景讓磯釣愛好者為之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