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旅程就在大雪紛飛的清晨開始了。一大早我們隨便用了早餐,就想趕緊走到旅館外欣賞雪景,積雪已經有一個人高了。育詩在雪堆上撘出一小雪人,彷彿回到童年時的卡通情景,這一天的清晨大約零下一度。
今天的第一站是逛札幌市區,我們走過了舊道廳、時計台,還誤打誤撞地走到都議會廳,對於文化資產較有興趣的我,拍下了一個個的解說牌。其間走過市役所,看到門口上懸掛著「和平建築在信賴之上,希望北方四島能夠歸還」,在日後的北海道旅程中,這樣的標語一再出現,讓人不禁佩服日本人的愛國心與毅力。
在時計台前也看到了札幌市的市民憲章,揭櫫了尊重大自然、理解世界文化的價值觀,再聽到導遊介紹克拉克博士對於北海道開拓的付出及日本人所做的努力,為了這樣的民族性而感動。
之後,來到小樽─這個讓我期待已久的小鎮,在寫論文時讀到很多介紹小樽博物館群及歷史建築的報導,還有居民熱心參與社區營造的情況。漫步在都是靄靄白雪的小樽街道,絡繹不絕的觀光客掃了一些興致(其實自己也是觀光客),然而在期間發現一棟棟的歷史建物所得到的喜悅也是動人的。
我們走進了小樽音樂盒博物館,入口就看到去年童玩節來參展的軍樂隊音樂盒,那份時空交錯的感覺令人激動,雖然沒有看到那幾位令小記者們瘋狂的技師們,不過能在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很特別。
中午的餐廳旁就是石原裕次郎博物館,鐘愛博物館的我,還是放棄的美食想要爭取多一點的時間去看看。帶著也不大愛吃飯的另一半走進博物館,感受一下藝人博物館的氣氛,還在郵局買了一張明信片寄回台灣,我那有點破的日語還可以跟工作人員溝通,真的有點辛苦他了。(附註:這張明信片在我們回台三四天後才收到)
下午的行程就越往郊區走了,我們兩個在導遊的解說中進入夢想,因為窗外的景色一直都是白白的。
到了洞爺湖,終於可以泡湯了,我帶著同團的幾個小男生一起去泡湯。第一次在露天的雪地泡湯,感覺真是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