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九年一貫(2006年的故事)

2006年4月7日是光復校務評鑑複評的日子,因為當天”七連戰”─連續上七節課,所以沒有機會去參與校務評鑑。

不過,我心中所關注的另一件事是在日本東京都品川區的日野學園開學了,這是日本全國第一所公立的九年一貫學校。
日本和台灣一樣都是「六三制」,也就是國小六年,國中三年。套句林玉体老師說的,究竟是「六三制」好呢?還是「五四制」好呢?多少年來各種的教育實驗結果都無法有個定論。
而東京品川區從今年(平成18年)4月起開始推動經品川區教育委員會通過的「品川區小中一貫教育要領」(類似我們的課程綱要),發展出「四三二制」。
之所以有這樣的構想,主要原因來自這幾年來學級崩壞(班級失控)及不登校(中輟)等問題日益嚴重,過去六三制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需要,因此希望中小學教師共同關注孩子的發展情形,持續一貫性的指導。
在九年的教育過程中,一至四年級主要是由級任老師擔任,重視基本的學習。五年級以後就以科任老師為主,五至七年級重視學生學習的精熟與活用,同時培養基本學力。八至九年級則根據學生的個性及能力,選擇合適的教材。
而從今年起,品川區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學習英語科及市民科,英語科是從品川區開始自一年級教學,而獨立設立的是市民科則是培養市民的社會規範。日野學園新設校時共有550人,品川區陸續將有五所小中一貫的學校設立。

今年一月到日本蜜月時,特別買了一本「品川區小中一貫教育要領」,當時就對於這樣的學制充滿好奇,利用寒假時看完了這本書。如果要比較台日兩國課程改革的模式,不免讓人覺得台灣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
品川區位於東京灣旁,是昔日江戶時代的交易地點,也是日本文化產業的發祥地,面積22.72平方公里,人口328058人(今天的網路資料)。土地比宜蘭縣少很多,人口數也比宜蘭少,但是他們對於教育發展有完整的規劃。
平成十二年時他們提出「PLAN21」擘劃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藍圖。平成十四年起開始發展「教育要領」廣納家長、教師、社會人士的意見,希望能達成「學力向上」的目標。
而且課程改革不僅是課程本身的調整,更將學生個別的精熟學習、小學的科任教師制、小中學校的聯繫教育、外部評鑑制度及品川區的學歷調查通通納入這一波的改革行動方案,希望讓孩子改變、老師改變,學校也改變。
看到品川區有這樣的改變,我們台灣有什麼改變?宜蘭有什麼改變?

※以上部分的資料來自網路版的產經新聞。

朱堯麟

在這個blog蒐集Shake老師的教學歷程, 其中的教學資源提供非營利使用, 也歡迎與Shake老師一起分享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