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所帶來的驚喜(2006年的故事)

那天正忙著準備校務評鑑時, 一位第二屆的學生打電話來, 說他剛從金門當兵放假回來, 要到學校來看我。 因為正在忙, 所以請他傍晚再來, 結果四點一到他就出現了, 孩子長高很多我都快認不出來了。 他對於無法參加我的婚宴耿耿於懷, 而我因為他所帶來的這份心意而驚喜、而感動。 在校務評鑑撤場時, 一邊跟他聊聊近況, 一邊也"享受"能陪伴孩子成長的喜悅。 和他回到教室不久, 第五屆正在讀高一的學生也回來了, 三個人─我、學長、學弟聊著每一屆的學生。 其實讓我執著於教育工作的, 或許就是這份教育愛。 像是那天在學校遇到了為我們準備午餐的營養師, 那是我第一屆的學生。 現在讀大三的第二屆學生, 雖然只相處一年, 但是感情卻很深厚, 幾在MSN相遇談到了很多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第三屆的學生,也很讓人感動, 小護士宜君常常提醒我要注意健康, 思漢過節時總會傳簡訊給我, 大瑋、秉勳開學時還回來看我幫我上了一堂"生命"的課, 其他幾位學生每回遇上了, 都覺得孩子長大了。…

閱讀全文學生所帶來的驚喜(2006年的故事)

想起年少往事(1992-2006年的故事)

那天下午學校進行校務評鑑, 我的幾位大學老師擔任委員來到學校。 林新發老師在我大二開始讀行政組後, 就成了引領我走入教育行政的恩師。 那時老師上了很多門行政理論與實務的課, 老師習慣使用投影片上課, 每次上課都帶著一個大包包, 裡面裝著一大疊的投影片, 而我們上台報告也就習慣用投影片了。 還記得大三在做畢業報告時, 當時的系主任吳明清老師盯我們每個人都要自己獨立完成一篇, 而且他親自教我們三個班的教育研究法, 當時我們同學們碰面最常提的話題就是論文寫的怎麼樣了, 在老師的訓練下, 我的研究法基本功就扎實多了。 而林老師當時正好上我們的校園建築與規劃, 我的研究主題是宜蘭縣的學校建築調查, 所以老師也指導我進行這項研究。 那時候常往圖書館跑, 而老師也在圖書館工作, 只要遇到了我就會叮囑我的研究進度, 在設計問卷時還一對一的指導我如何發展。 十幾年過去了, 去年擔任校務評鑑委員, 才再遇到老師, 在老師面前我彷彿又回到了讀大學時的那個毛頭小子。 這次再遇見老師, 沒什麼機會跟老師敘敘舊, 不過能讓老師看看這十幾年來自己的努力, 應該沒有辜負母校的栽培之恩吧!

閱讀全文想起年少往事(1992-2006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