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天我到蘭嶼(2005年的故事)之二


踏上蘭嶼的土地就覺得這裡好美,這樣的美是在本島看不到的,有些純樸和自然(或許依當地人的說法,已經有太多的破壞了)。前往蘭嶼別館的路上,聽著社區夥伴鎮全介紹他前不久的蘭嶼行,心中有著好多的期待,只是一天的行程能看得完自己想要體驗的部分嗎?吃過蘭嶼當地的風味餐,雖然在離島,不過飲食上也有不錯的安排,很合我的胃口,只是心裡那股想自由自在旅行的念頭又出現了。看著合作夥伴─育貞姐,我們決定犧牲休息的時間,花了三百元租了一輛機車,開始了我們的蘭嶼自由行。
曾經和育貞一起到日本出遊,已經習慣彼此嚮往自由的個性,我們想停就停,想拍些什麼就拼命拍。一點半出發,先往北走,經過紅頭、漁人部落,我們探訪了部落裡的小徑,去尋找最原始的風貌。看到了在地工作的蘭恩文教基金會,獨特的油漆粉刷以及空間配置,還有一間的傳統穴居屋,只可惜來的時間是假日,沒有對外開放,不過看到了佈告欄上貼著訊息介紹北師的學弟妹們要來這裡服務,奇怪在讀北師時怎麼都沒有人想到這裡來。又來到紅頭部落中,看到族人們輕鬆無所拘束地坐在休息亭中,飲酒聊天,我們試著得到他們接受拍照的同意,沒想到原先同意的他們,在我們結束拍照時,跑出來一位長者要求收費一百元,我們略作解釋後選擇趕快離開,也沒付了這筆錢。再往後一點,來到社區的活動中心,看到一群老人在打造一艘拼板船,育貞和我的共識是就算要錢,也願意給錢希望能拍到他們工作的情形,我拿出跑田野時的誠意,和老者們聊起天來,他們很大方的願意免費讓我們拍照,為了蒐集更多的訊息,拍照的事就交給育貞,我則一直和老者們聊天,得知這艘船是鄉公所得到上級補助的經費才來進行的,做做停停地持續了好一陣子,我們的造訪加快了他們的工作速度。
之後,經過了一處海灘邊的BAR,我們原先想喝杯啤酒或咖啡,當看到MENU時,我們倆都決定喝一杯80元的可樂,因為可以續杯,好想一直坐擁這片海景享受人生。和店家聊起天來,發現他們都不是當地人,只是喜歡上這裡的景致,都到這邊來工作,雖然賺不了什麼錢,但他們還是很喜歡到這裡來。對談中,聽說有一處”青青草原”很漂亮,所以很大的一杯可樂喝完後,我們繼續探尋。就再住宿旅館附近的八代灣,看到鎮全打著赤腳,拿著一支漂流枯木,在路旁閒逛,這種感覺好棒!可惜,我好像無法有著這份的年少輕狂,去瘋一下。
路過了蘭嶼國小,習慣性地拍了很多張校舍的建築照片,可能是在暑假,所有的校舍都是緊閉窗戶的,無法得知教室內的天地是如何。問過鎮全青青草原的位置,我們將這裏安排為自由行的最後一站,因為三點就要回到旅館集合,走到青青草原前,面對著自然景觀,我們不知道說了幾聲:讚,穿越快和人一樣高的草地小徑,來到了海岸的頂點,遠眺小蘭嶼以及八代灣,就像育貞所說的,很多的美是無法用相機拍下來的,只能用眼睛來記錄了。(未完待續)

朱堯麟

在這個blog蒐集Shake老師的教學歷程, 其中的教學資源提供非營利使用, 也歡迎與Shake老師一起分享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