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天我到蘭嶼(2005年的故事)之一

今天偷閒小小地逛了一下書局,發現了一本「那一夏,我們在蘭嶼」,讓我想起今年暑假的尾聲那趟蘭嶼之旅。真的好想再去一次蘭嶼,聽聽海的聲音,坐在岸邊吹吹海風,走在沙灘上,聞聞青草香,一切都是那麼的美。
每年社區大學的社區營造員培訓輔導案,都會安排一趟縣外參訪行程,第一年走過台北、中投、桃竹一帶,去年則參訪花東縱谷的幾個社造點(第二天的晚上得了重感冒的我,還去觀察卑南族的祭典活動),今年拜訪了豐田及池上萬安這些點,更特別是要經歷”大風大浪”去拜訪離島─蘭嶼,感受一下不同的田野風貌。
第一天的晚上夜宿公教會館,原本要休息了,又被社區夥伴給帶去”應酬”一下,很擔心睡眠不足會影響第二天的旅程,聽說睡不好容易暈船。第二天起床後,不敢吃太多早餐,深怕會”污染”大海,一上車就乖乖地聽話吃下暈船藥。上了交通船之後,對於船艙內汙濁的氣味開始覺得反胃,天啊!還沒開船就這樣,聽說航程要兩個多小時,那該怎麼辦?只好選擇眼睛緊盯著電視螢幕收看新聞台的報導(第一次有這樣的機會可以一直看這種新聞台,因為只有一台,赫然發現新聞台的新聞每一整點都差不多)。開船後,看著台灣本島的山巒線漸漸模糊,窗外偶爾看到幾隻海豚競逐跳躍,不過船艙內的人似乎沒什麼興致。因為陣陣的”衝浪”已經讓有些人的臉色變得不好看了,不久之後,後方的秀美姐和淑卿姐陸續出現反胃的聲音,我趕忙送上塑膠袋及濕紙巾,過沒多久坐在我和校長中間的長者也有了相同的聲響,怎麼會這樣呢?我只能盡力不去想這件事情,快要兩個小時了,總算看到了陸地,綠島到了,有人喊著不想去蘭嶼留在綠島就好了,看到綠島的碼頭也讓我想起在文化局時參加員工自強活動,曾經造訪過這裡。
船繼續往前開,看著茫茫大海,我們所要去的地方似乎是看不到台灣島的,我開始在想像達悟族人是怎麼面對”台灣”的。又一個多小時總算到了,上岸之後,大家的話題圍繞在抓了幾次兔子,而原本應該會暈船的我卻是成為了照顧旁人的角色。

朱堯麟

在這個blog蒐集Shake老師的教學歷程, 其中的教學資源提供非營利使用, 也歡迎與Shake老師一起分享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