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穩定的力量(2003年的故事)

以前常聽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一所學校裡,資深的前輩往往是經驗的傳承者、策略的諮詢者、方向的領航者,這樣的角色在學校中是可以凝聚成一個「穩定的力量」。

這幾年來大家都在「搶退」,從1997年8月開始到現在,六年的時間總共退休了四十八位老師,平均一年退了八位,幾乎換了一半的老師,聽說今年夏天還有幾位老師要退休,光復的教師平均年齡及平均教學資歷屢創新低。面對急遽變化的教師結構,每年有很多的新老師進來,浮動的氣氛可以在校園中感受到,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記得我剛來到光復時,曾經聽幾位前輩提過。當時想進到光復來,都是各校的英雄好漢,每位老師都是身懷絕技,有的是經驗豐富的國語科輔導員、有的是全縣首屈一指的美術老師、有的帶隊參加音樂合唱比賽從來沒輸過。這些老師可能一輩子才調動這麼一次,光復可以說在當時網羅了各式各樣的人才。如果是分發到學校服務的師範生則多是全縣的前幾名,沒有兩把刷子也是不敢來光復的。他們還提醒我,要像一塊海綿多觀察學習每位老師的優點,多和老師們聊聊,他們會成為重要的諮詢對象。經過一年的努力「認人」,在當兵前總算能將一百多位老師的人和名字連在一起。

新制的教師甄選之後,老師的來源管道更多元了,相信素質應該也會很好的。只不過隨著大家的工作變得更加地繁忙,好像忙到沒什麼時間可以多交談,感覺上新進和資深同仁之間慢慢地變得有些陌生。在校園中碰面時,不知道該怎麼打招呼。其實,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應該很近的。資深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優異的教學技巧、適應環境的能力都值得學習,新進老師創意的教學理念、多元的教學方法、新穎的親師互動也都有參考之處。

我很期待在光復裡,資深老師能成為一個穩定的力量,毫無保留地將畢生所學的「功夫」傳承給新進老師,而新進老師能多和資深老師分享教學心情,交流彼此的教育觀點,沒課的時候、改作業累的時候、被孩子氣到很煩的時候,走到「閒置」的辦公室或是教室,聊聊天、話話家常、談談自己的心情,也許只有幾分鐘,但能讓我們更親近一點,相信從資深老師身上可以學到很多的。走在校園裡,無論是資深或新進老師,打個招呼、有誠意地點個頭,這樣的動作會讓我們更像一家人。

「資深」除了是歲月的累積,更是一個薪傳的開始,也會是重要的學習對象,讓這股穩定的力量發揮作用,帶領著大家一起努力。其實,話說回來,很快地「新進」也會變成「資深」。

朱堯麟

在這個blog蒐集Shake老師的教學歷程, 其中的教學資源提供非營利使用, 也歡迎與Shake老師一起分享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