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大學時教授的一段話(2005年的故事)

好像是在大四下吧!我修了一門吳明清老師的「組織行為分析」,因為很”硬”,有許多PAPERS,還要看原文書,所以許多人開學後就退選了,只剩我們五、六個同學修課。當時學校剛成立研究所,老師希望提升我們的”實力”,除了安排我們到研究所的會議室上課外,還以美式教育的上課方式常常丟問題要我們思考回答。
有一天,老師才走進教室就問我們這樣的問題:「在一般的學校校園裡,老師們通常在聊的話題是什麼?」。對於還沒有到教育現場服務的我們來說,這個問題還真難回答,記得我那時好像就是以”標準答案”的方式答道:「應該是在討論教育的專業問題。」,沒想到老師卻覺得我們太天真了,因為大多數的老師應該都是在談一些八卦話題吧。他提醒了我們,如果發現在一所學校校園裡,大部分的老師碰面時所談論的大多是專業話題,那麼這所學校的專業效能就會比較強,反之,亦然。
來到小學教育現場服務也十多年了,有時在和同事們談話時,會常常想起這一段課堂上的對話。其實以前在這座校園裡,大辦公室中,常常可以聽到專業的對話,例如:教學法的改進、孩子的個案輔導、校務的應興應革……等等。每次經過一次腦力激盪、一次深入的專業對話,自己好像就多了一些能量。偶爾會聽到有人提及同事私領域的話題,例如:誰的家人生病了?誰的孩子生活適應有些問題?大家則是以關心、體諒的真誠態度,去探詢對方是否需要協助。
如今,面對更需要教育專業對話的教育改革趨勢,這座校園裡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這樣的對話變少了,反而會聽到有人在談論誰和誰分手了,誰和誰要結婚了,更誇張的是連同事何時要結婚都能成為一個賭注,讓我不禁想起和教授在課堂上的這段對話。
很期待能讓我找到可以專業對話的場域,至於個人的私領域問題,是否應該為對方多給予一些些的尊重。

朱堯麟

在這個blog蒐集Shake老師的教學歷程, 其中的教學資源提供非營利使用, 也歡迎與Shake老師一起分享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