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整理書房,無意間拿起一本畢業紀念冊,看到了一個孩子的照片,許多的回憶就忽然一頁頁地再次出現眼前。
就叫他小林吧!其實他並不是班上的孩子,然而和他相處的過程中,卻留下許多難忘的事。第一次看到他時,他的手正流出汨汨的鮮血,從我們班的教室經過,問了他的導師才知道,因為他”生氣”了,所以就一拳打破了兩層厚玻璃,當然鮮血會直流。那時的我,被輔導室安排成為輔導老師,而他就成為我輔導的個案,當看完個案資料後,發現這好像很有挑戰性。他是中途之家的孩子,因為被安置在這裡,所以才送到我們學校來。
第一次和他晤談時,酷酷的他愛理不理的,我也很配合地保持靜默了好幾分鐘,直到他開金口,閒聊了幾句他就想出去玩了,為了和他建立關係,我帶著他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打躲避,看來這比較有趣,沒多久他就找了班上的孩子一起玩,一大群人在他的呼朋引伴之下都來了,這和剛剛的景象截然不同,而找我們班一起打球,就成了他來找我的”理由”。
更加認識他之後,讓我為他有些神秘的身世而感到難過,孩子的父母不詳,之前照顧他的是一位善心的阿姨,孩子還認為這位阿姨應該就是他的生母,只是這個答案我們一直不願去尋找解答。
我找了一天假日,經過中途之家輔導社工的同意,帶著他和他的一位好朋友一起到運動公園玩,就在寬廣的草地上,孩子盡情地翻滾、跳躍,孩子還有感而發的說,會永遠記得我們的,孩子的眼神是堅定的。小六畢業前,孩子來道別,雖然心中有很多的不安與擔心,不過還是提醒他要努力、加油!
而再遇到他時,則是我到中輟學園擔任輔導老師,看到他時長的更高、更壯了,只是調皮搗蛋的個性並沒有改,他因為在普通學校適應不良,所以被安排到這裡。每次上我的課時,一開始會出現,但是幾分鐘後就不見了,或者在書上任意地塗鴉,在這方面他是有天份的。
好不容易混到國中畢業時,我參加他們的畢業典禮,當儀式正在舉行時,他又不見了,原來溜出去抽煙了,正想抓進來時,卻被媒體給包圍了,媒體想了解孩子對於中輟學園的看法,而他就成為被聯訪的對象,那天的地方晚間新聞就出現他尷尬靦腆的笑容。為了慶賀他順利畢業,請他吃一頓飯,和他談到未來的規劃,孩子像個大人般地勸我不必擔心他。
送他回家下車前和他握手,看到了手上的那個疤痕,我們不約而同會心的一笑,那也是我最後一次看到他。